同事的小女兒就讀小一,傳來一份常識科的練習。
第一題是填充:媽媽,我會過有(規律)的生活,保持(身心健康)。
她應該答對了。
接着是兩條選擇題:長時間做功課後,我們應: A吃零食 B休息一會 C繼續温習;不用上學的日子,我們應:A只顧玩樂 B大吃一餐 C作息定時。
讀者們請停一停,試答。
小女孩選了C及A,都錯了,「正確答案」是B及C。
同事們議論紛紛。
「全對,好叻!既能揣測大人心意,又能忠於自己。」
「對,上學時上學,玩樂時玩樂,此之為規律。」
「選『只顧玩樂』對,小孩嘛!且未必知『只顧』有負面意義。」
「不用上課的日子不夠準確,如小朋友心中想着『某些不上學的日子』,那只顧玩樂又何妨?」
「全稱命題並不排他,例如『媽咪錫曬我』也可『錫妹味』,只顧玩樂時也可讀讀書。」
「如果小一學生難於理解『只顧』,『作息定時』更難明,是學詞語,學常識,還是學思考?」
「其實六個答案都可以是對,要讓學生解釋其選擇的理由,和在什麼情境下作此選擇,教師要挑戰學生的選擇,觸動思考,才是真正的思維培育,不是憶記思維招式。」
「假設學習目標是規律生活和身心健康,要學生複製所謂『規律的生活』,就是要背誦練習題上的『正確』答案。這樣才可以温習記誦,以便在考試時取得分數。」
「為什麼這些形式的題目和考核仍大量充斥着,因為方便用家(user-friendly),易於出題及計分?還是慣於什麼也「複製」,懶於探究學習是為了什麼,也就不用自找麻煩了。」
2015.4.23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續談選擇題
小一常識科的學習目標是「要過有規律的生活,保持身心健康」。
對小一學生,把「規律」、「身心健康」等概念澄清和傳遞,不容易,只猜想應有大量的情境描述、故事例子、生活體驗等等,讓學生從中找出規律,經教師點撥總結,再悟出道理。
所以,上星期的小文,提到其中一條選擇題:長時間做功課後,我們應: A吃零食/B休息一會/
C繼續温習,B是正確的答案時,有點不以為然,因為沒有機會讓學生解釋其他選擇。
長時間做功課後,會很疲倦,所以應休息一會;又可以略略補充體力,吃點零食;更可以轉換形式,從寫字做功課到看書温習。
題幹其實太簡單,學生都可以憑直覺或個人感覺答問題,沒對錯之分。
選擇題,看來是很容易、方便的題型。對初小學生,不用寫和用較深的詞語,只閱讀和選擇;出題目更簡單,抄出一句課本上的句子,如「不用上學的日子,我們應作息定時」,再找幾個「誘答詞」(distractors)取代「作息定時」就成;不過在常識、通識、以至其他社會學科的學習,都不能不結合大量而豐富的情境作討論。
如果因為初小學生智性發展未夠成熟理解概念,而只要「背誦」或「被灌輸」正確生活態度,就根本無需選擇題了。
小學的練習及考試,科科都有多樣化的題型,由是非、配對、選擇、填充到問答,看似很豐富,但不同的學科和學習內容都有其特性,數學的運算多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全是選擇題無妨,常識與語文學習全無選擇題也可以,此就是什麼內容如何教、學和考的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2015.4.30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對小一學生,把「規律」、「身心健康」等概念澄清和傳遞,不容易,只猜想應有大量的情境描述、故事例子、生活體驗等等,讓學生從中找出規律,經教師點撥總結,再悟出道理。
所以,上星期的小文,提到其中一條選擇題:長時間做功課後,我們應: A吃零食/B休息一會/
C繼續温習,B是正確的答案時,有點不以為然,因為沒有機會讓學生解釋其他選擇。
長時間做功課後,會很疲倦,所以應休息一會;又可以略略補充體力,吃點零食;更可以轉換形式,從寫字做功課到看書温習。
題幹其實太簡單,學生都可以憑直覺或個人感覺答問題,沒對錯之分。
選擇題,看來是很容易、方便的題型。對初小學生,不用寫和用較深的詞語,只閱讀和選擇;出題目更簡單,抄出一句課本上的句子,如「不用上學的日子,我們應作息定時」,再找幾個「誘答詞」(distractors)取代「作息定時」就成;不過在常識、通識、以至其他社會學科的學習,都不能不結合大量而豐富的情境作討論。
如果因為初小學生智性發展未夠成熟理解概念,而只要「背誦」或「被灌輸」正確生活態度,就根本無需選擇題了。
小學的練習及考試,科科都有多樣化的題型,由是非、配對、選擇、填充到問答,看似很豐富,但不同的學科和學習內容都有其特性,數學的運算多只有一個正確答案,全是選擇題無妨,常識與語文學習全無選擇題也可以,此就是什麼內容如何教、學和考的知識(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2015.4.30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學習習慣
同事問:到國內進行校長及教師培訓工作坊,有什麼最大的不同?
我認為是學習習慣。
國內教師慣於聆聽專家指導,會携帶小簿子入講堂,抄寫資料、記下重點,做筆記。我們以工作坊形式做教師發展,他們有點愕然,也有點新奇。
國內學校規模大小不一,很多都沒有香港學校必有的禮堂,集會都在大操場,傳遞訊息要靠廣播,根本就找不到空間進行互動式的工作坊,都只能用小劇院式講堂。或者一直以來的學校教學模式,都是只在課室內聽講。
工作坊是譯自workshop,嚴格來說,應是車間,可作業,要動手製作的,如陶瓷,糕點等,或是一些可組合(compose)的創作,如戲劇、音樂、詩作工作坊;再借用於教師培訓上,只是強調在過程中,應有動手動口、双向互動的環節,以有別於單向演講。
明知場地不合,習慣不同,也堅持用工作坊,要有活動,是展示教學上的範式
轉移。這個堅持,就要面對兩個考驗:一是活動本身的動態和要求是否過活,和有否認知上的意義,不是為活動而活動;二是整個工作坊的學習目標是否恰當,即有否足夠學習含金量。
較仔細的作以上描述,其實是借題發揮。我們要改善課堂上的教學,一定要有令學生更投入學習活動的堅持,但卻不一定是要全面推行某項教學政策才能達致,要在學生及教師的「學與教」習慣及基礎上良性延伸,及有否達到預期而又恰當的目標。
可惜學校都受什麼要撰寫三年發展計劃綁緊,以為每三年「搞」及「推」一個「新名詞」才符合要求,或被認為是進取。
2015.4.16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我認為是學習習慣。
國內教師慣於聆聽專家指導,會携帶小簿子入講堂,抄寫資料、記下重點,做筆記。我們以工作坊形式做教師發展,他們有點愕然,也有點新奇。
國內學校規模大小不一,很多都沒有香港學校必有的禮堂,集會都在大操場,傳遞訊息要靠廣播,根本就找不到空間進行互動式的工作坊,都只能用小劇院式講堂。或者一直以來的學校教學模式,都是只在課室內聽講。
工作坊是譯自workshop,嚴格來說,應是車間,可作業,要動手製作的,如陶瓷,糕點等,或是一些可組合(compose)的創作,如戲劇、音樂、詩作工作坊;再借用於教師培訓上,只是強調在過程中,應有動手動口、双向互動的環節,以有別於單向演講。
明知場地不合,習慣不同,也堅持用工作坊,要有活動,是展示教學上的範式
轉移。這個堅持,就要面對兩個考驗:一是活動本身的動態和要求是否過活,和有否認知上的意義,不是為活動而活動;二是整個工作坊的學習目標是否恰當,即有否足夠學習含金量。
較仔細的作以上描述,其實是借題發揮。我們要改善課堂上的教學,一定要有令學生更投入學習活動的堅持,但卻不一定是要全面推行某項教學政策才能達致,要在學生及教師的「學與教」習慣及基礎上良性延伸,及有否達到預期而又恰當的目標。
可惜學校都受什麼要撰寫三年發展計劃綁緊,以為每三年「搞」及「推」一個「新名詞」才符合要求,或被認為是進取。
2015.4.16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穿錯名牌球鞋
為國內中學校長們主持兩天工作坊,整理了近年的工作,包括學校改進的規劃和步驟,如何照顧學習差異及自主學習等課題,材料很豐富,形式多元化,期望國內同工在短時間知得最多,感受得深。
現場所見,百多位同工都愉悅的投入學習,總結評鑑時十多位校長都客客氣氣,說獲益良多之類。
有一位校長這樣說:「感謝你們,確大開眼界,你們送來了一對名牌高端球鞋,且是45號特大碼,我們卻穿慣了40號的白布鞋。」
果如所料,他們是得物無所用。一直對到國內培訓,研討和分享香港的所謂「好」經驗時,都有點猶豫,因為教育改進是非常本土化的,要從國內教育文化的角度看問題。
當我們侃侃而談「改進七部曲」、二十項照顧學習差異策略時,國內學校學生都紥頭捋袖,刻苦勤奮,為爭進高中及大學而打拼,標準化一切學習,是名實相符的「應試」教育。
現場所見,百多位同工都愉悅的投入學習,總結評鑑時十多位校長都客客氣氣,說獲益良多之類。
有一位校長這樣說:「感謝你們,確大開眼界,你們送來了一對名牌高端球鞋,且是45號特大碼,我們卻穿慣了40號的白布鞋。」
果如所料,他們是得物無所用。一直對到國內培訓,研討和分享香港的所謂「好」經驗時,都有點猶豫,因為教育改進是非常本土化的,要從國內教育文化的角度看問題。
當我們侃侃而談「改進七部曲」、二十項照顧學習差異策略時,國內學校學生都紥頭捋袖,刻苦勤奮,為爭進高中及大學而打拼,標準化一切學習,是名實相符的「應試」教育。
參加培訓的校長,來自不同城鎮,教學資源不均,學生差異大,又怎能穿一式一樣的高端球鞋。
同樣道理,我們回國參訪,見到內地學生在課堂上的大小展示,包括在四壁豎立的黑板寫上整齊美觀的文字,及小老師們具信心而流暢的總結報告,大為讚嘆,急於全盤把形式及設備移植,又套用框架術語,把壁佈板變黑板,卻不更細緻分析表面展示的成功,背後的因素;及移植後各「器官」如何相容。
不是參訪觀摩沒用,但「學習轉移」要有深厚專業教學知識和高敏銳度;而學校改進卻一定要針對學習上出了什麼問題,不是全校要「推」什麼學習。
2015.4.09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同樣道理,我們回國參訪,見到內地學生在課堂上的大小展示,包括在四壁豎立的黑板寫上整齊美觀的文字,及小老師們具信心而流暢的總結報告,大為讚嘆,急於全盤把形式及設備移植,又套用框架術語,把壁佈板變黑板,卻不更細緻分析表面展示的成功,背後的因素;及移植後各「器官」如何相容。
不是參訪觀摩沒用,但「學習轉移」要有深厚專業教學知識和高敏銳度;而學校改進卻一定要針對學習上出了什麼問題,不是全校要「推」什麼學習。
2015.4.09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說普通話的經驗
近十多年,有很多機會到國內、台灣進行交流,多是論壇、研討會之類;早期,每次都很緊張,因要用普通話宣講,之前先練習,逐句逐字標音,但讀來仍面紅耳赤,錯漏百出,幸好有powerpoint輔助,才勉強達意,同事雖抿着嘴笑,但都加以鼓勵,怕我失信心,更不堪。後來漸漸習慣,也就豁出去,不準備,同事都說我普通話進步了。
上周末與同事到國內培訓中學校長及中層領導,近二百人,以十二個小時的工作坊形式進行,有講解、討論、觀影片、遊戲活動等等,都是在香港慣常揮洒自如的設計,卻在一個小劇院式的講堂內進行。
國內的教師培訓,大都是某專家教授唱獨脚戲,在講壇上暢論,受訓者拿着小簿子狂寫,像我們這些團隊互動,要投入參與、交鋒唱和、沉澱反思式的設計,對他們是大開眼界,感覺亦良好。
對我來說,卻是極大的挑戰,因為不是講解知識,沒powerpoint輔助,溝通要暢順,回應要到位,那語言就要準確,更要理解國內教學文化及語境。
我這輩人,普通話的基礎只是年青時的國語時代曲,及後常到國內旅遊,廹着說幾句,以叫餐買票,也到過研習社學了幾課,沒什麼成功感,就擱下。工作需要,臨急抱佛,讀熟幾個關鍵詞,其他的快速說,好像很暢順,其實別人聽不明,我亦有自知之明,一點也沒有進步,只是信心多了,較大胆。
我是被廹說普通話,應付工作,學習上卻沒下苦功,不練習,不糾正,不會進步。
學生們學英文也是一樣,缺乏鼓勵,失去信心,每次測考都展示失敗,為什麼還學?
2015.4.02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2015.4.02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