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習慣

同事問:到國內進行校長及教師培訓工作坊,有什麼最大的不同?

我認為是學習習慣。

國內教師慣於聆聽專家指導,會携帶小簿子入講堂,抄寫資料、記下重點,做筆記。我們以工作坊形式做教師發展,他們有點愕然,也有點新奇。

國內學校規模大小不一,很多都沒有香港學校必有的禮堂,集會都在大操場,傳遞訊息要靠廣播,根本就找不到空間進行互動式的工作坊,都只能用小劇院式講堂。或者一直以來的學校教學模式,都是只在課室內聽講。

工作坊是譯自workshop,嚴格來說,應是車間,可作業,要動手製作的,如陶瓷,糕點等,或是一些可組合(compose)的創作,如戲劇、音樂、詩作工作坊;再借用於教師培訓上,只是強調在過程中,應有動手動口、双向互動的環節,以有別於單向演講。

明知場地不合,習慣不同,也堅持用工作坊,要有活動,是展示教學上的範式
轉移。這個堅持,就要面對兩個考驗:一是活動本身的動態和要求是否過活,和有否認知上的意義,不是為活動而活動;二是整個工作坊的學習目標是否恰當,即有否足夠學習含金量。

較仔細的作以上描述,其實是借題發揮。我們要改善課堂上的教學,一定要有令學生更投入學習活動的堅持,但卻不一定是要全面推行某項教學政策才能達致,要在學生及教師的「學與教」習慣及基礎上良性延伸,及有否達到預期而又恰當的目標。

可惜學校都受什麼要撰寫三年發展計劃綁緊,以為每三年「搞」及「推」一個「新名詞」才符合要求,或被認為是進取。
2015.4.16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