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杭州參加研討會,順道到一小學參訪。
在內地,初中及高中學校仍以「應試為本」,在靠教育脫貧,向上流動的社會,無可厚非;但小學的課程仍有少許彈性,往訪的一所以學校推廣國際象棋作特色。
有點摸不着頭腦,在香港,棋藝只是眾多課外活動之一,為何該校煞有介事,安排校內男女小棋王與其他幾十位學生作車輪戰,並同看一節小一國際象棋課。
原來一星期有兩節,小一小二學生必修此課。
堂上有二十多位學生對坐,中間放棋盤。老師利用大磁板棋盤,把幾隻車馬士兵皇后等棋子放上,一邊問學生應如何走?其他同學是否認同?下子後有什麼後果?有沒有其他步法?假如棋子位置改變了,走同一步是否合理,有否其他解決步法?
先用三隻棋子,轉換位置,改用其他棋子,再增加至四、五、六隻,由少到多,問題由淺到深,步法由簡單到複雜,是典型的層遞式(scaffolding)設計,提問過程自然有鼓勵,有針對能力,有要求停頓思考等。
大部份學生都非常投入,搶答,可能覺到好玩,或答到問題,有表現,且難度與複雜性逐步提升,有挑戰性。不過仍然有三、兩位學生從不舉手,置身事外。
教師再安排能力相近同學對奕,很愉悅有效的上了一課。
有點反思,正規學堂上學「捉棋」,應有什麼學習目標?對,是邏輯思考,這種看來是抽離課程的思考與解難可否轉移至學科學習,或其他方面?
教「捉棋」的步驟,提問的層次,對學科教學有什麽值得借鏡的地方?如何照顧學習差異?為什麼仍有不大投入的學生?
2014.10.09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