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的心得

舊同事退休三年,為保身心健康、生活充實,一切康體活動,全都報名參加。

退休前沒機會做運動,現在目標明確,保健意識強,一星期要有十小時運動,屈指算來,曾参加的活動計有打太極、八段錦、甩手操、土風舞、健體操、現代舞、游泳、水中健體、羽毛球、乒乓球、射箭、草地滾球、門球等等。

同事非常好學,極有紀律,一参加就不想半途而廢。

我對一切學習效果、教學方式極有興趣,趁茶聚,問問學習心得,讓我有點故事,在培育教師工作上應用。

「一切從動機開始,老來學習,目標清晰,不易放棄,有年青的學太極,三、兩課就不見人,有嫌悶、有怕難,主要是教練不易地而處,沒心機教,只與有一定水平的溝通。」

「最失敗的是學乒乓球及羽毛球,兒時沒機會,現在很想玩,學習動機最強,可惜技巧和難度高,沒相近對手,學員都不願跟我練,是合作學習的壞示範;教練沒從基本功教起,只叫多練習,又是沒以學生為中心,沒易地而處的意識。」

「最不懂跳舞,參加只是為出汗,凑夠十小時的運動指標。怎知上了年紀的公公婆婆們,舞姿既不輕盈妙曼,也無章法步法,卻樂在其中,邊跑邊跳,又碌地,也受感染而努力。」

「學得最差是游泳,其實知道有益和重要,學了多次,亦學會,但仍緊張和怕,自我練習不足,很快打回原形。」

「太極打得最久最好,學自三、四個師父,有比較才有進步,原來學習到一段時間,有反思、感悟,才能更上一層樓。」
 2015.11.26  原載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

實踐自主學習的第一步


上星期六應邀出席講座,主講「在小學推行自主學習:理論與實踐」,偌大的一個禮堂,坐滿了九百位教師,來自194間學校,這是一個自發報名的活動,竟如此踴躍,頗為感動。

開塲白就說了應拍照讓教育官員看看,教師的學習態度,令人鼓舞。

同事笑說,「此是每三年要寫一次學校發展計劃的成果,在過往十多年要撰寫關注事項,要有新名詞點子,從專題研習、合作學習、高階思維、照顧差異,到自主及電子學習;要推行,也就四處聽,周圍購(shop around) ,是為勢所廹,也反映教師們無所適從,不要錯誤解讀。」

主講「自主學習」,常有包袱,有猶疑,學校已在計劃內寫上要推行,也就很自然的想聽如何推行,最好有九個步驟,每年行三步,每步有具體方法例子,跟着做,就最受歡迎。我則不斷強調在推行之前,先要徹底理解這個「空泛而浪漫」的名詞究竟是培育學生的什麼能力、達至什麼目標,和究竟針對學校及學生的什麼問題而推行?因為這是自己學校的關注事項,不是鄰校的,官員的,更不是道聽途說的。教師要有足夠學理知識,才應推行。

同事又笑說:「此所以講座有這麼多出席者,還猶疑甚麼?不是要在教師及學生的現有基礎上改進嗎?」

也就提出實踐的基本步:一、在擅長的學科教學上,有否方法讓學生承擔多些學習責任,和應用恰當學習策略;二、如何從「課前、課中、課後」三個時段,找出自我學習元素,加以應用。
2015.11.19  原載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自主學習實踐系列二:學習手冊與工作紙


       649期提到除了要理解自主學習的三個歸類:元認知、國內式及電子學習之外,又可從「課前、課中、課後」三個學習時段,找出自我學習元素,加以優化。很多中、小學教師都對self-regulated learning SRL (應是自我調整/調適學習) 有點認識,知道Zimmerman分析的SRL分為三個階段,前備(forethought),表現(performance)self-reflection(自我反思) ,而每個階段又有些策略可以進行,所以就把訂目標、思維多少式及自我反思及評估的策略共冶一爐(可參考627-629期的理論部份),製作自主學習手冊或工作紙,在課前(預習) 、課中(筆記或工作紙)及課後(延伸習作) 填答。

教師很努力,聽過了理論就想法實踐,要有證據推行自主學習,就要事前劃一製作手冊及工作紙,做到用家方便,易填易改易理解,各類字母頭所謂思維框架,就放進手冊內,讓學生填答,以為這樣就懂組織資料,提升思維,或填填自評互評表,就可反思。其實,SRL是優秀學生在學習上的自我要求,Zimmerman & Schunk(1989)SRL定義為自我生產的想法、感覺及行動,能有系统的達至學生的自訂學習目標(self-generated thoughts, feelings and actions, which are systematically oriented towards attainment of students'own goals) 。所以,在中、小學推行SRL就不是單靠填格、填表了,是要學生有所領悟和體會,想出行動,付諸實行,以達目標,這就是自我調整學習了。

利用框架、圖象組織之類,幫助學生整理資料,要用得其所,不能把所有圖象組織都叫腦圖,或未搞好知識概念的層次、序列、因果、差異等關係就畫表,思維層次也不能機械式套入不同情境、不同學科的學習中。又要回到基本點,不同知識要如何教和學,如何有效運用教學策略及自學方法的問題,即在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 上加入如何調動學生內在動機,不但能自我承擔更多學習責任,更從中尋找學習的深層意義及樂趣。

在教學建議上,我常提兩個看法,一是沒有一套置諸四海而皆準的方法,但要試和不斷思考和改進,有時為要推行自主學習,就急於取經,訪校交流聽分享,左抄右擇,也搞不清是SRLSDLe-learning,還是甚麼?二是在學校現有基礎、現行教學情況下改進。

所以,已設計手冊或工作紙以推行自主學習的教師可作以下的反思:
如果是想學生對SRL的不同階段的自學能力策略有所認識,填填手冊也可以,但不要以為在各類圖象組織或自評互評表填上答案就叫掌握思考方法,或推行自主學習,最簡單的改善原則是手冊的活動不要劃一化,要循序提升要求。最先可能是教師展示,學生填答;然後是透過提問,與學生共同建構整理資料、連繫概念的多類圖象或框架,最好是邊問邊在黑板展示,學生才清晰概念的主次、先後、從屬等關係;下一步是學生能自行整理、自製符自已理解和想法的組織框架,不斷運用,就純熟;教師就在關鍵處,運用較高階的提問,強化學生思考的廣度及深度,個人思維系统才慢慢建立。優秀學生在聽講和閱讀後如何做筆記就是上述思維系統的展示。我沒做過研究,只一直思量,這些多在大學精英及優秀學生出現的SRL行為,在中、小學是否適時,和如何實踐?例如,如要求學生拆框架,把概念知識自己組織,是哪個年級、哪個水平、哪些科目才可放手讓學生做?

有時以為填自評互評表就是有數據監控學習,也是錯覺,例如填「我學會了甚麼」的表格,無助學生思考或形成行動,以達至自我訂定的目標,下期會以例子解釋如何思考才能「從此地到彼岸」。
                                                                               (自主學習實踐系列二之二)

2016.11.16  原載教協報〈見微集651期



秤豬與養豬

談一談評估(Assessment) 的理念。

不糾纏於Assessment應譯為評估、評核、考評,還是測考,因為這些名詞要結合實際例子才準確。以全港性系統評估(TSA) 為例,小三、小六等的TSA根本就是全面、统一的標準測考,以三年為一階段,是總結式(summative) 評估,行內稱之為「秤豬」,只知有多「重」,是只「考」,與教學無關,豬要「養」(教好和學好)才長大,所以只強調「秤」,而不重視「養」,是本末倒置。

教改課改的「學會學習」原則,也是以西方進步主義、重視個人,以人為本作綱領,要照顧差異,就要好好的「養」,不是靠「秤」。在評估的理念上,也就有促進學習的評估(Assessment for learning) ,即期望教學與考評更吻合,更快知道學生學不到什麼,立即給予訂正,教與評的間距應是較短的、是持續(continuous)、快回饋(feedback) 的,才起促進學習的作用,甚至教學與評估同步(Assessment as learning) ,評估已是理解學生學習狀況的練習、提問。

凡測考,包括TSA,除分數外,都可以有大量分析,哪一部份強、哪一處考得差,與「秤豬」一樣,除重量外,身高矮肥,前臂粗幼、後腿長短,都有數據。所以,用三年一考的分析數據,說成是能促進學習的評估,是概念不清。反而,這些數據分析,卻變成是操練的指標,練引體上升、提腿蹬步。

以評核測考為專業的,最喜愛全面、統一的標準試,因有大量數據可供研讀,都在那些信度、難度、分辨優劣程度的測考術語上鑽,題目越出越深越離地;教什麼,如何學好,不知道,更不用關心初小學生如何因統一試而受煎熬。

2015.11.12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學與教的都在笑

我的學生都是教師,傳來whatsapp.

「老師,出了一題資料回應考題,自己也笑出來,想與你分享。資拜A總人口、勞動、就業等人口的樹形圖,大部份留空;資料B是四個人物:黄娣妹、石嬌、旻晧、鄭一的就業狀況;資料C是一個情景,黃娣妹在長洲開海味店,售賣鹹魚、花膠等海味產品,都是來自本地或鄰近國家,並經過食品廠加工才出售。考的是辨析勞動人口及三個生產類別的相互關係。」

「不錯呀!有資科、有情景,不光是填充式答題,但有什麼好笑?」

「都是劇集〈張保仔〉的人物,你應沒看,學生們都邊做邊笑。我見這個課題很悶,靈機一觸,把人物用在考卷上。」

我把對話放上群組,學生們七嘴八舌。

「好 update喎!有趣又靈活運用。」

「好想知學生表現,不是成績,是心情和動機,我教的都是弱生,考試肯做已開心。」

「考試咁緊張,突然有陪足自己20集嘅人物出現,好似撞到熟人,唔係好識都會試吓答。」

「在情景上可加入捕魚及行船,更配合劇情,三類生產都有多樣例子。」

「我校要用英文教,唔知點轉英文版,轉咗都趣味大減。」

「可把描述簡化些,括上中文名,加幅劇照或漫畫,得唔得?」

我很喜歡這類簡單的教學討論,都是有焦點,對準學生的學習問題,先搞動機,課題悶就要活化,用生動例子,情景單調就要注入新元素,英文難就可簡化,但要保留趣味性;好教學不一定有新搞作、新名詞,應在現有的學習基礎和狀況下持續優化。

最可貴的,是在教學過程中,學與教的都在笑,感到愉悅。

2016.11.05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行外人看教育

兩星期前,「學校起動計劃」在伊館舉辦聯校教師發展講座,有五十間中學,二千六百位教師參加。這是九龍倉集團商業入社羣的旗艦項目,近三億元的資助,千多位各部門義工,結合大學專業支援,在學業、活動、生涯規劃上,協助家庭資源匱乏的弱勢學生,創建明天。

創辦人吳光正先生闡述其意念,及對學生的期盼,輔以故事和例子,很動聽。他認為在香港教育制度下,只有五分之一學生有機會入大學,是疏忽了其餘大量年青人的未來。他動員公司義工,開放各商業單位,讓學生參訪、做專題研習、聽解說、理解各類工作、在假期中試工等等,背後有着以下的想法:

年青人一定要有見聞(exposure), 才有選擇,訂目標,更重要的是「起動」,推動自己去「做」,去嘗試,就有機會有小量成功,積少成多,自信心強了,會更專注,創造自己的事業。

接着是幾位非教育界的嘉賓分享:有名導演張堅庭,羽球名將陳念慈,名厨張錦祥,從他們娓娓道來的成長和事業發展經歷,有一個共通點:他們都不是在學業上贏在起跑線。有從「滿江紅」成績表中,受老師啟發而轉變;有努力不懈、堅持紀律,在非常規學業的領域卓然有成;有從自己的興趣中尋夢,不懂就問就學,是終身學習的好榜樣。三位嘉賓坦誠率性,幽默風趣,合作無間,故事動聽,教師都在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如果學生們都在座,相信更受鼓舞,更得益。

聽行外人看教育,也令教師擴視野、轉範式,不困囿在學校的四方盒子中。

2015.10.29    ( 載明報〈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