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9期提到除了要理解自主學習的三個歸類:元認知、國內式及電子學習之外,又可從「課前、課中、課後」三個學習時段,找出自我學習元素,加以優化。很多中、小學教師都對self-regulated learning SRL (
應是自我調整/
調適學習)
有點認識,知道Zimmerman分析的SRL分為三個階段,前備(forethought),表現(performance)及self-reflection(自我反思) ,而每個階段又有些策略可以進行,所以就把訂目標、思維多少式及自我反思及評估的策略共冶一爐(可參考627-629期的理論部份),製作自主學習手冊或工作紙,在課前(預習) 、課中(筆記或工作紙)及課後(延伸習作) 填答。
教師很努力,聽過了理論就想法實踐,要有證據推行自主學習,就要事前劃一製作手冊及工作紙,做到用家方便,易填易改易理解,各類字母頭所謂思維框架,就放進手冊內,讓學生填答,以為這樣就懂組織資料,提升思維,或填填自評互評表,就可反思。其實,SRL是優秀學生在學習上的自我要求,Zimmerman & Schunk(1989)把SRL定義為自我生產的想法、感覺及行動,能有系统的達至學生的自訂學習目標(self-generated thoughts, feelings and actions, which are systematically oriented towards attainment of students'own goals) 。所以,在中、小學推行SRL就不是單靠填格、填表了,是要學生有所領悟和體會,想出行動,付諸實行,以達目標,這就是自我調整學習了。
利用框架、圖象組織之類,幫助學生整理資料,要用得其所,不能把所有圖象組織都叫腦圖,或未搞好知識概念的層次、序列、因果、差異等關係就畫表,思維層次也不能機械式套入不同情境、不同學科的學習中。又要回到基本點,不同知識要如何教和學,如何有效運用教學策略及自學方法的問題,即在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PCK) 上加入如何調動學生內在動機,不但能自我承擔更多學習責任,更從中尋找學習的深層意義及樂趣。
在教學建議上,我常提兩個看法,一是沒有一套置諸四海而皆準的方法,但要試和不斷思考和改進,有時為要推行自主學習,就急於取經,訪校交流聽分享,左抄右擇,也搞不清是SRL,SDL,e-learning,還是甚麼?二是在學校現有基礎、現行教學情況下改進。
所以,已設計手冊或工作紙以推行自主學習的教師可作以下的反思:
如果是想學生對SRL的不同階段的自學能力策略有所認識,填填手冊也可以,但不要以為在各類圖象組織或自評互評表填上答案就叫掌握思考方法,或推行自主學習,最簡單的改善原則是手冊的活動不要劃一化,要循序提升要求。最先可能是教師展示,學生填答;然後是透過提問,與學生共同建構整理資料、連繫概念的多類圖象或框架,最好是邊問邊在黑板展示,學生才清晰概念的主次、先後、從屬等關係;下一步是學生能自行整理、自製符自已理解和想法的組織框架,不斷運用,就純熟;教師就在關鍵處,運用較高階的提問,強化學生思考的廣度及深度,個人思維系统才慢慢建立。優秀學生在聽講和閱讀後如何做筆記就是上述思維系統的展示。我沒做過研究,只一直思量,這些多在大學精英及優秀學生出現的SRL行為,在中、小學是否適時,和如何實踐?例如,如要求學生拆框架,把概念知識自己組織,是哪個年級、哪個水平、哪些科目才可放手讓學生做?
有時以為填自評互評表就是有數據監控學習,也是錯覺,例如填「我學會了甚麼」的表格,無助學生思考或形成行動,以達至自我訂定的目標,下期會以例子解釋如何思考才能「從此地到彼岸」。
(自主學習實踐系列二之二)
2016.11.16 原載教協報〈見微集65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