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領導的討論

在教學領導的工作坊上,重看了一段BBC記錄片:我們的孩子夠堅強嗎 (Are our kids tough enough?),是五位中國教師,以傳統中式教學,在英國Bohunt 中學的一班學生實踐一個月,再比較實驗班與其他班的測考成績,結果是中式教學在各科測考都較好。

「在這個課堂教學實驗中,為什麼中式班學生在統一考試中各科成績都較西式班高?」學校領導們以此為題,進行討論。

「這所中學的學生根本不錯,記錄片雖剪輯了頗多因嚴謹紀律要求而產生的課堂混亂問題,但在一個月的實驗中,越接近考試,學生越自覺溫習,因被安排在中式教學班上,就有光環效應,對一般較有能力和自信的學生,都想考贏,什麼教學策略並不成為決定性因素。」

「不能排除某些學生 ,就算一直在西方教育制度下學習,也能接受講解式教學 ,且覺得學得更直接更快,亦體會到教師熱衷教學,有嚴謹要求,是為了他們盡快學到的苦心。中式教師們亦極努力,做了很多建立關係、經營班級的功夫。不過長期用一種講解教學,多優秀的學生也覺沉悶,較活躍的同學更抗拒。中國教師們都很沮喪,感到努力白費,一直埋怨學生水準低,也就是沒易地而處的反思。」

「沒機會看到試卷,也就不知道是考什麼內容和能力,如果中式教學剛對應測考內容,例如是記憶知識及基本概念理解 ,成績可能不錯。反而常強調解難探究、小組互動之類的學習,在測考上未必能展示,需要更長期培育 ,或考試以外的另類展示 ,才能發揮高階思考的效果,也就是『教』與『考』是否一致(align)的問題。」

2016.06.09 原文載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