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教學領導:觀課用甚麼準則?

在「卓越教學領導」的工作坊上,教學領導最有興趣探究的,仍是與課堂實踐最相關的「備課、觀課、評課、何謂好課」等問題。

我提出了第一個問題:用甚麼「標準」觀課評課?

很多學校領導都提到會參考校外評核(ESR) 的觀課準則,作為校內教師教學優劣的評分,是考績(appraisal)的一重要部份。以前,學校的觀課表格都有不同形式,甚至視被觀課的教師的年資而設計對應式觀課表,例如新入職的同事會用有明確要求的行為表現,從衣着、態度,到備課要求、如何寫教學目標、用甚麼方法、學生表現等等,像清單(checklist) ,按着做就有一定質素保證,與教育學院評價學生的實習表現近似;對資深教師的教學,要求就不一樣,既然教學常規已能掌握,就要看目標及教學內容是否對應學生能力,能否達標,學生的投入及參與學習程度,及有否運用恰當策略,照顧「大中流」學生等等。這些視作何用途才設計的觀課表,其實頗有意思,尤其是不同學科的教學目標和重點不一樣,有透過提問澄清概念 (concept clarification) ,有要從實驗中建構知識,有需要不斷參與互動活才掌握說聽能力等等,也就是甚麼知識能力應如何教的問題(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是需要卓越的學科教師領導的。現在學校都參考ESR的觀課表(官員們請不要詫異,說甚麼觀課表不應外流之類,有官員以外人士參與的ESR自然會流出,更重要的是,評核學校教師表現而不讓人知道評核準則,在專業上完全站不住腳,這是最基本的評核知識素養assessment literacy)

自教改以來,很多頗浪漫動聽的意念紛呈,學會學習、共通能力、學生自主、探索創新等名詞,但都是頗空泛而難於在一、兩堂課呈現及量度的。這些意念,像天上的星星,引領前路,卻不是隨手可摘的。

ESR的觀課表,很大程度是因應教改課改的「星星」而共冶於兩頁A4紙上,亦引領教師多從學生有否參與學習,是否學得到而設計教學,是很重要的範式轉移,不過,卻不是從學科應如何教才達標的取向考慮,可能因ESR已不再是專科視導,官員們甚麼科目也要觀,評核項目也只能普遍化(generalized);又可能因急於推「星星」,也就出現早期ESR表格上竟有在一堂課上看有沒有專題研習、品德教育等四個要推行的關鍵項目,就算近期流行的「照顧差異」及「自主學習」也不應是獨立評估的項目,因這兩個意念應貫串在學校的多項課堂內外的學習活動,而且是持續永恆的課題,不一定能在單一課堂上即時顯現。

這裏無意質疑ESR的專業性,而且更相信其評分是相當準確的,觀課越多,常模(norm) 就會很清晰,是不易的道理。卓越的教學領導,功力不在準確評分,也不在只找到不足與錯誤(串錯字,yes, no問題太多,學生沉悶之類) ,而在能否提供有效回饋,在被觀課的教師的教學能力基礎上進步,才令他心悅誠服,樂於改進。

常形容我們錯用了「碎片化」(fragmented) 的觀課,即把準則分為幾十項,在形容詞上打圈,不斷在方格上打分,以為要據甚麼「分組、活動、電子軟件、影片......」,以至「預習、學生展示、共通能力......」等項目量度才客觀,是好課,而忽畧了最重要的主線,學習目標及含金量,「要學什麼,據什麼學習內容和能力,才決定如何教和學」才是最根本考量。

這裏無意低估大量創新教學如電子教學的作用(下期會詳談) ,但卓越學科領導,要回歸基本,再鑽研學習理論及教學策略。
                                                                                                    (卓越教學領導之四)

2016.6.20  原文刊於教協報659期〈見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