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觀一堂課的反思

在教學領導硏討會上,有教師提出在近年大量教育新猷下,如推行自主學習、電子教學,如何評價什麼是一堂好課?如何給教師一個準確的課堂教學考績評分?

這是一個很好的討論題目,背後的潛在意義應是:觀課評課的準則有否、應否改變?觀一堂課是否足夠判斷教師的教學能力?

一直以來,主要是觀「教」,是看教師如何設定目標、有否應用恰當教學策略,學生能否答到問題、是否明白所學內容,而判斷教師教學能力,可說是仍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

教得不好,依書直述,學生感沉悶,離棄學習,很易就見到。所以就要觀「學」,要看學生的參與學習程度,及是否學得到;不過,看「參與」容易,即學生都在「活動」,看是否「學得到」要有些功力,因要評估學生能力,學習目標是否恰當,即學習含金量問題。

自主學習的推行,有多種形式,在課堂上的具體例子包括預習、課前上網找資料、觀預錄講解影片、課堂上分組討論、學生匯報等等,觀教的少,觀學的多;教師講得少,學生說得多時,對一般以上能力,較聽話的學生,參與度明顯提高了,但是否學得恰如其份,即學到的份量剛吻合能力,自然要看教師的設計,包括課堂前的學習準備、小組討論或解難前的資料輸入,以至課後如何鞏固學習等問題。

隨便走入課堂作「碎片式、路人甲式、走透透式」的觀課確實不能準確評價教學能力

只用觀課準則表,數數在一堂課內有沒有電子元素、活動項目、學生報告等並不一定能評出好課。

2016.6.23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