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其中一位同事,是極優秀的英文科教師,教學點子多,人又熱誠親切,教英文時七情上面,示範時抑揚頓挫,戲劇感特強,且節奏明快,同學都易受感染,陶醉於學習中。她又任科主任多年,精通課程及測考要求,且非常勤力,徹夜不眠,精批細改作文及習作,深受學生擁戴。每次在講座分享,教師都好評如潮,覺得超級出色,校長們都認為如聘得這樣的教師,學生有福。
可惜,教師們都止於聽,沒改進行動。我好奇的追問:「聽了這麼好的分享,應可好好向她學習。」冷不防有位教師爆了一句:「我又不是她。」
這一句,令我反思良久,亦奠定了在作專業支援時的兩大原則。
一是所有學校改進都要在地化(in context)。每一所學校,都像人一樣,是獨立個體,體質不同,各有差異,不能推行劃一的改進模式,要因時制宜,配合學校的情勢而改進,與西方教育重視個人特性,因材施教,同一道理,而不是走集體式的工廠倒模改進。
無論超級教師如何出類拔萃,卻不能要求別人做到像自己一樣,因為她確不是你。第二個原則就是教師的改進,不是要脫胎換骨,或模仿優秀,而是要在現存條件上提出可行、安全,不翻天覆地的改變,也就是要在教師的基礎上幫他們搭建改進的階梯,才有擁有感,持續改善。
易地而處,也就是有效教學的最重要、最核心的理念,不理解學生的學習背景、能力、難處、難點,以為一教就應該明,是最大的盲點。
2016.6.16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