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用高、中、低的分層課業,就可以照顧學習差異,是一個謬誤。課業大都是工作紙,與大、小測考卷近次,高低課業只是學生答題長短、填格多寡的問題,一到考試,平日填少幾格、計少兩條數的低能力學生立即現形,成績不但不會提升,卻一直停在低要求、低期望的困局。
這就是教師的盲點,以為低層課業是補底的策略,其實只幫「低能力」學生填少兩個字,以完成工作紙,學生依然不理解學了什麼,也達不到合格的要求。
有些學科的學習確實能明顯分深淺、可分層,如數學科,其習作亦可以按學生水平排列,是有序列和系統的,學生可按水平做某一層,再向上逐層完成,像打機「升level」,但卻不是上述低課業、低要求的設計,而且肯打機的學生動機強,自主性亦高。
當然,些低層課業設計可以有大量提示,包括以圖代字,甚至以閱讀取代書寫,不過教師或學校都不會放心,因為要用同一把尺量度,要與考試接軌。
所以照顧學習差異,最重要仍是從教學入手,以大中流學生為主,恰當有效、具含金量的教學策略,高中低學生都想上堂,參與學習,即什麼能力的學生,都有動機動力繼續學習,這已照顧了差異,更不一定要用什麼異質分組的方法。。
高低兩端的學生,要成績突進,也只能作抽離式補足(compensatory)學習,所以對低水平學生,「補習」確是有用,因為是延長了學習時間,及可能解決學習上困擾他們的難點。說到底,也就是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如何得到回饋(feedback) 的問題。
2016.12.22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