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可能有一百個理由自圓其說,在此不作評論,只談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要照顧學習差異,就不能錯配,所以學生的水平越接近越好。
一直以來,學生在學習上的差異一直困擾着教師,負責任的教師都希望有方法,能令成績追不上的學生不落後。
這只是一個良好的主觀願望,隨着學習的年期越長,學生的學業成績差距越大,會感到沮喪,所以中學的教師要教成績不逮的學生,就非常為難,總希望學生的學業水平能越接近越好,而且都是好成績的一群。
成績從小到大比較好、外在學習動機(extrinsic motivation) 就會強,透過考試而孕育成功感的學生,都會主動學習與温習,都為教師寵兒,因為無論用任何一種教學策略、講解灌輸、催谷加壓、引導探究、小組解難,效果都相對接近。
校內或班內有少許成績上的差異,例如多了百分之二、三十學生為第二組別,就算是直屬小學學生,都會很不安,都認為難於把這批學生的成績拉上來,也就傾向把他們放棄,更好是不用收取。
我們都有一個盲點,以為可在課堂內找一個照顧學習差異方法,成績就大大改善。教師要照顧差異,要花大量心思,用多元的策略,不打擊學生持續學習的意欲,成績不會標升,以考試成績作指標看學習差異,是根本不接受差異。
2017.4.20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