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照顧學習差異

多年前到學校,就「如何照顧學習差異」作專業支援。

當時列舉了十多二十種策略讓教師討論,從班級如何組合、大小班、課程調適、教學策略、補課輔導,以至班級經營等。

也做了一個小統計,教師們多用的是以成績分班、補課及删減課程內容,分程度工作紙等策略。用這些策略的意念,就是很想把學生分類,及想法幫助提升落後學生的成績,也隱含着把學習差異等同成績差異,能力也只以考試劃分。

這是很自然的想法,教師都希望針對落後生而做功夫,但當常用或錯用某一方法,如在小學用低程度工作紙,不但有學生不斷被標籤為弱生的壞效果,也局限了教師尋找提升動機的其他教學方法。

東西方的教育觀念確是有點分別,西方可能較接受兒童的多元智能和發揮,也不太看重成績與分數的高低,也沒不斷測考以排次序,也就不會盡早找出所謂落後生,及嘗試用一種策略、一條方程式照顧成績差異了。

所以,當提出要多做班級經營,讓班內同學都對學習,有較好的感覺;又或者教師要深入些理解學生的學習情緒、性格,只需透過課堂上的提問,讓不同程度、能力或自信心的學生都可以參與;及在課堂教學設計上,尋找恰當視聽教材,教得豐富些;有些教師不以為然,認為都不是照顧差異的具體策略,反而堂堂派分層工作紙,天天把學生標韱為「高、中、低」能力組。

西方文獻中,極少有以照顧落後生成績的研究。學者Rosenfeld, M. & Rosenfeld, S. 的大量學習差異研究中,結論是教師對學習差異的觀念要改變。

2017.5.25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卓越教學領導:觀課、評課與回饋

在卓越教學領導工作坊上,參加的校長及學校的高中層領導,都特別對觀課、評課及如何給予教師回饋最感興趣,一來是明白課堂是教師接觸時間最長的地方,其學習效果最值得關注;二來評課與回饋的專業知識並不容易掌握。

在工作坊上,我搜集了多份觀課表格讓他們參考,並要求選出一份認為最合用的。在多次的統計中,最多人選的是類似外評觀課表,都是打4321分,而又分十多二十個細項,每項都打分,又加又除,認為夠細緻具體的表格。我做了一個小實驗,要求參加者用類似外評觀課表在細項上不斷打圈打細分,與只集中精神觀課打大分作比較,接近毫無分別。

這也無可厚非,外評具官方權威,要跟貼,而且細分越多,就以為可用數字排優列等。這就出現了兩個盲點:一是觀課評分是為了教師考績,像外評為學校打分;二是迷信用細緻分數排名。先說後者,各個細項的重要性及在該課教學的作用都不同,而權重(weightings) 亦不應一樣,所以把細分加起來計,才是不公平;更重要的是,不問恰當教學目標,只盡量實踐表格上的評核細項以取分數是本末倒置,不是有效教學;一堂好課不是數一數有沒有用電子軟件、PPT、多少個小組討論、畫幾多個腦圖,及有沒有用自評互評。

再談考績。如把一堂課的評分作為教師考績的全部,共同認可的標準越清晰、細項越多、比重恰當,分數越細分,越容易排次序,那就可以理直氣壯的說某人升職是因為有78分,你只得75分。各位教學領導,行得通嗎?為甚麼不多看我幾課?我教體育為甚麼評我沒用腦圖?還有.......... ?考績是從多角度、多樣化的表現綜合而成的,觀一次或幾次的課堂表現亦不能令被評者信服,所以以細緻評分式的觀課表是用錯力了。我最重視課堂教學,教師在這方面的表現肯定是考績的重要部份,但不是靠量表。

談有效教學,常總結成五個理解(understanding) :理解學生、自己(教師) 、目標(課程) 、教學及評估。所以,在觀課、評課和給予回饋時,也要先理解施教者在甚麼教學狀態,教甚麼和為甚麼會這樣教?而不是拿着表格逐項告訴他/她哪項做得好、哪項沒做、哪項做得不足?我稱之為在教師的基礎上幫助改進,與照顧學生學習上的差異一樣,不是拿一個不一定被認同的高標準「谷」學生或教師。

常笑稱自己是「教人教書發燒友」,亦深信教師對學生的學習及成長起重要作用,而且亦覺得沒有教師不想在教學上改進。在多年的教師培育工作,尤其是評課和回饋上,遇上很多挑戰。

「你以為我不懂嗎?我一星期上幾十節,學生問題又多,哪有時間備哪麼多課?」

「教學就是教學,我不屑做『大龍鳳』,做一堂有幾難?」

確實有部份教師,長期疲累,沒從教學中尋到樂趣和成功感,受學生常常學不到而沮喪,自己也變得「習得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 ;亦有具超信心的教師,把一切課堂上的大、小改進都戲謔之為『大龍鳳』,也只是不放心走出安舒區(comfort zone) 的一群。

所以,卓越教學領導,就要從教師的基礎上思考和引導,在理解這些狀態下,專業知識和態度就重要,評課和回鐀的針對性和質素要有保證,才能令被評者受落而改進。下期再續。
                                                                                      (卓越教學領導系列之十四)
2017.5.22     原文刊於教協報671期見微集



錯誤照顧學習差異

早幾年,學校受外評,都有近乎千篇一律的評語:照顧學習差異的策略不足,需要改善。

沒有照顧差異其實是一個頗空泛的評語,人或學生就是有差異,真正有建設性的回應是要看到學習差異的成因:是智能有異,不同學習特性、速度、時間,動機與專注能力,以至其社經背景等等,而提供意見。

學校為回應外評,紛紛把照顧學習差異作為關注事項,都實行某些统一課堂教學策略或措施。

推行「合作學習」是其一,把所謂「高、中、低」能力合為一組,就以為較低能力學生會受益、受教於高材生,堂堂、科科也如此教,而能力又只以輕微的測考分數區別,策略不是針對差異的成因而設計,後遺症就是不斷標籖所謂低能力生,只會打擊持續學習的動機。

推行「高、中、低」工作紙(worksheets)或課業(tasks)是其二,不同能力學生做所謂不同「程度」的工作紙,程度的劃分是給予學生填答提示(cues) 或做少些,例如要填答一整句時,就會為學生提供首尾兩個字,或少做幾條較深的數學題。

教師其實是一片苦心,希望弱生都能完成工作紙,可交功課。但其實只幫他們填滿,卻沒有讓他們理解如何做,和是否明白。較低能力學生不斷做低程度工作紙,就永遠落後,哪又怎說得是照顧學習差異?歸根究厎,又是不針對差異成因而用統一策略。

本來「課業」這個詞語是指學生應可以用不同的任務展示學習成果,可惜工作紙就是紙筆測考的準備工具,「差異」也只以分數區分了。

理解成因就能解決差異?

絕不,只是較能對症下藥,不盲用方法,弄巧反拙。

2017.5.18  原文刊放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教學領導的反思

本學年在香港教育大學,進行了第二次的「卓越教學領導」的講座及工作坊,参加者以校為單位,一校五人,都是校長及中高層領導,要在兩個星期六,花九小時到較偏遠的大學校園聽講及交流,又沒有什麼「認証」作用,中、小學都各有60多間,超過一千多人次,把講堂塞得爆滿,很感動,也反映出學校領導對不斷追求改進,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的苦心。

這個培育卓越教學領導的計劃,並沒有由上而下的教改訓示,也沒有模仿及搬來外地的教學模式,更沒訴諸於學術權威及著作,只要求教學領導們對現况作討論及反思。

資訊科技發達,潮流都在談大數據,但學校應如何理解、分析和應用校內數據?最重要是為了起考試比併、問責監察,還是回饋學與教的作用?教學領導究竟對「誰」負責?

教改以來,課改「點子」層出不窮,優秀的課堂教學,是要以有沒有推行這些「點子」、數量多寡來量,還是以學生能否掌握學習目標為準則呢?要隨波逐流 、人有我有,還是有針對性選取合校情的,有為有不為?

學校都有不同類別的專業支援,教學領導如何判斷其作用,如何把「好」支援轉化,能自我發展及持續?

當我們帶著同事進行跨校交流時,要抱著什麼心態和有甚麼準備? 觀摩後,如何引領同事進行討論及跟進?

在規劃校內的教師專業發展時,有何考慮因素? 什麼才是切合教師需要的培訓?

 為什麼每間學校的三年關注事項都大同小異,合理嗎?為什麼每三年都要換及推       行一個「新計劃」?用一個「新名目」?

2017.5.11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請勿迷戀測考數據

北京十一學校特級教師魏勇等,再參訪美國多所著名公、私中學,初時總覺得 其課堂教學不夠落實,缺深度,都是輕輕鬆鬆的師生互動,調動興趣,多於「學得要多、答得要準、考得要好」的「好」教學,難怪在跨國的標準測試中瞠乎人後。再深入觀察、探索和深思後,才驚覺人家制度的教育目標並不以考高分、入名牌大學、以考試分來爭取世界排名為主要目標,而是培育興趣、還選擇與自由與學生,讓他們真正自主學習。

所以,無論國內名校,如何取西經,引入外國教育制度的「小班、走班、大量選修課與課外活動」,一要靠統一高考試得高分,才能進北大、清華,也就一定是考試主導,知識內容為重、教要踏實、學要刻苦了。國內名中學,學生都是億萬人中的尖子,專注努力,考高分目標明確,相對來說,什麼非考試的制度改變和教學方式並不重要。

國內很多持進步主義觀念(progressivism) 的教育學者,都想學生能把功利地應付考試的外在動機轉化成具好奇心、愛學習、想探索學問的深層學習者,都不願標榜上海考生在PISA的成績,以免教育繼續維持只為考試比併服務,局限和忽視孩子們的多元才華,更嚴重推毀在統一測考落後學生的信心及持續學習能力。

可惜,在香港,有迷戀大量測考數據,以供比併及監察作用的學者及教育當局,完全無視定期統一強廹測考對「所有」學生的摧殘和壓力,小三學生也不放過,務要把TSAPISA之類的统一測考變得高風險,一統計出高分就心花怒放,犧牲了什麼不用理會,不關我事,因為後者沒數據證明。

2017.5.4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