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誤照顧學習差異

早幾年,學校受外評,都有近乎千篇一律的評語:照顧學習差異的策略不足,需要改善。

沒有照顧差異其實是一個頗空泛的評語,人或學生就是有差異,真正有建設性的回應是要看到學習差異的成因:是智能有異,不同學習特性、速度、時間,動機與專注能力,以至其社經背景等等,而提供意見。

學校為回應外評,紛紛把照顧學習差異作為關注事項,都實行某些统一課堂教學策略或措施。

推行「合作學習」是其一,把所謂「高、中、低」能力合為一組,就以為較低能力學生會受益、受教於高材生,堂堂、科科也如此教,而能力又只以輕微的測考分數區別,策略不是針對差異的成因而設計,後遺症就是不斷標籖所謂低能力生,只會打擊持續學習的動機。

推行「高、中、低」工作紙(worksheets)或課業(tasks)是其二,不同能力學生做所謂不同「程度」的工作紙,程度的劃分是給予學生填答提示(cues) 或做少些,例如要填答一整句時,就會為學生提供首尾兩個字,或少做幾條較深的數學題。

教師其實是一片苦心,希望弱生都能完成工作紙,可交功課。但其實只幫他們填滿,卻沒有讓他們理解如何做,和是否明白。較低能力學生不斷做低程度工作紙,就永遠落後,哪又怎說得是照顧學習差異?歸根究厎,又是不針對差異成因而用統一策略。

本來「課業」這個詞語是指學生應可以用不同的任務展示學習成果,可惜工作紙就是紙筆測考的準備工具,「差異」也只以分數區分了。

理解成因就能解決差異?

絕不,只是較能對症下藥,不盲用方法,弄巧反拙。

2017.5.18  原文刊放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