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學年在香港教育大學,進行了第二次的「卓越教學領導」的講座及工作坊,参加者以校為單位,一校五人,都是校長及中高層領導,要在兩個星期六,花九小時到較偏遠的大學校園聽講及交流,又沒有什麼「認証」作用,中、小學都各有60多間,超過一千多人次,把講堂塞得爆滿,很感動,也反映出學校領導對不斷追求改進,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的苦心。
這個培育卓越教學領導的計劃,並沒有由上而下的教改訓示,也沒有模仿及搬來外地的教學模式,更沒訴諸於學術權威及著作,只要求教學領導們對現况作討論及反思。
資訊科技發達,潮流都在談大數據,但學校應如何理解、分析和應用校內數據?最重要是為了起考試比併、問責監察,還是回饋學與教的作用?教學領導究竟對「誰」負責?
教改以來,課改「點子」層出不窮,優秀的課堂教學,是要以有沒有推行這些「點子」、數量多寡來量,還是以學生能否掌握學習目標為準則呢?要隨波逐流 、人有我有,還是有針對性選取合校情的,有為有不為?
學校都有不同類別的專業支援,教學領導如何判斷其作用,如何把「好」支援轉化,能自我發展及持續?
當我們帶著同事進行跨校交流時,要抱著什麼心態和有甚麼準備? 觀摩後,如何引領同事進行討論及跟進?
在規劃校內的教師專業發展時,有何考慮因素? 什麼才是切合教師需要的培訓?
為什麼每間學校的三年關注事項都大同小異,合理嗎?為什麼每三年都要換及推 行一個「新計劃」?用一個「新名目」?
2017.5.11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