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照顧學習差異

多年前到學校,就「如何照顧學習差異」作專業支援。

當時列舉了十多二十種策略讓教師討論,從班級如何組合、大小班、課程調適、教學策略、補課輔導,以至班級經營等。

也做了一個小統計,教師們多用的是以成績分班、補課及删減課程內容,分程度工作紙等策略。用這些策略的意念,就是很想把學生分類,及想法幫助提升落後學生的成績,也隱含着把學習差異等同成績差異,能力也只以考試劃分。

這是很自然的想法,教師都希望針對落後生而做功夫,但當常用或錯用某一方法,如在小學用低程度工作紙,不但有學生不斷被標籤為弱生的壞效果,也局限了教師尋找提升動機的其他教學方法。

東西方的教育觀念確是有點分別,西方可能較接受兒童的多元智能和發揮,也不太看重成績與分數的高低,也沒不斷測考以排次序,也就不會盡早找出所謂落後生,及嘗試用一種策略、一條方程式照顧成績差異了。

所以,當提出要多做班級經營,讓班內同學都對學習,有較好的感覺;又或者教師要深入些理解學生的學習情緒、性格,只需透過課堂上的提問,讓不同程度、能力或自信心的學生都可以參與;及在課堂教學設計上,尋找恰當視聽教材,教得豐富些;有些教師不以為然,認為都不是照顧差異的具體策略,反而堂堂派分層工作紙,天天把學生標韱為「高、中、低」能力組。

西方文獻中,極少有以照顧落後生成績的研究。學者Rosenfeld, M. & Rosenfeld, S. 的大量學習差異研究中,結論是教師對學習差異的觀念要改變。

2017.5.25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