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改進的回顧 (三)

學校改進的「大、小齒輪」關係,非常重要。小齒輪的點子式改進,較容易評估成效,例如想推廣閱讀,可制訂學生閱讀時間、閱書量、讀書報告等指標,能不能達標確是成功準則,但這些計劃是否個別完成就算,還是要與其他學科學習連繫,以至閱讀能否生根持續,就需要學校的整體考量及配合,也就是大齒輪的運行了。

再舉一例,學生的會考成績濟,高中教師心急如焚,立即制訂強廹留校補習班,密集催谷,果然立竿見影,成績改善,也就變成恆常策略;過了三、兩年,師生疲累,成績無寸進,諉過於初中,把催谷行為下移,從中一做起,「師師」與「師生」之間,矛盾頻生,又剝奪了學生的其他體驗及課外活動,陷入困境,小齒輪的表面成效帶動不到學校改進。其實是因為大部份學生,到高中時已不斷經歷學習失效、失敗,變得抗拒學習;如果校內管理同事,有宏觀點視野和專業知識,檢視整體狀況,就可能找到共識,催谷初中學生不一定有效,反而要盡早建構樂於學習的文化及氛圍,要做的不是補課、密集測考、大量工作紙,而是班級經營、學生組別經營、學習的習慣及有效的課堂教學,使學生不抗拒學習。

最近因政策及撥款關係,學校都大搞STEM,以小齒輪方式進行,砌機械人,設魚菜共生系統之類的點子式行動充斥,但真正要STEM在學校落實及持續,是要分析校內教師能量,學生的知識水平及學習特性,課程如何統整及融合等學習因素,也就是大、小齒輪如何配合的問題。

2017.9.28   原文刊放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學校改進的回顧 (二)

學校改進本來應先作自我評鑑,判斷問題所在,排好優次,才制訂策略,是應按校情而進行的。

可惜教改、課改風起雲湧,不按「本子」做改進,被校外評核時,難過關。課改早期的本子,較具體的是推行四個關鍵項目,如專題研習、推廣閱讀、德育及公民教育、資訊科技。這些基本上不是由校情衍生、由校內數據推動的改進,是較難令教學團隊內化和持續推行的。

這些改進點子,有些都獲教師認同,如推廣閱讀,實踐起來也不難,亦可有不同策略。早期,這些小齒輪式、又不大影響主流課堂教學的推行項目,學校都照推行。但當推行這些項目的目標沒再經討論、反思、內化,及如何融入恆常學習中,很快就變成應付式的改進項目,是沒有質素,也不會持久。

及後,學會學習的「本子」,只描繪美好的願景,從「學生為本、能力導向」,到「照顧差異、自主學習」等等,這些應是整個學校教育,長遠邁向的目標,而且是需要認真理解,校內社經背景、學習能力有差距的學生,以至同的教師能量、資源條件等,這些目標是否恰當、可落實。

可惜,學校都要交代、受監管,要寫三年關注事項,及如何推行,就把長遠目標,如「照顧差異及自主學習」等等,當早期點子式關鍵項目般進行,人做我做,千篇一律,都沒就本校學生的特性而考量應否和如何有效推行。

學校改進是要說自己的故事,為什麼要改最重要,才到用什麼方法,是為了填答同一樣的關注事項,進行同一款的策略。

2017.9.21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學校改進的回顧 (一)

自九七年起,參與了大學與學校夥伴協作計劃,為學校作改進,剛二十年,做點回顧。 

早期,是大學自發的學校改進計劃,以證據為本(evidence -based) 是一個最重要原則,不能夠掌握學校情況,包括教師能量、學生特性,以至學校文化等等,就制定學校改進的計劃,是不恰當的。

當時就借用了工商界發展的概念,學校的整體改進也就是要建立自我完善機制,有七部曲:先盤點或檢討情勢(stock-take)、建構願景和目標(vision & missions)、排列目標及關注事項的優次、探究目標與現行計劃及策略是否配合、檢視各類計劃的成效而作「保留、改善、開展、停止」(Keep, Improve, Start, Stop, KISS) ,重新撰寫工作計劃及制定方案和策略、最後要就工作計劃進行系统的檢討和評估。

這個機制,頗得學校認同,是整體改進的大齒輪式(big-wheel) 的工作,但到實踐時,卻有很多限制。商界的目標簡單、清晰和較易量度的,例如每年要開多少間分店、營業額要提升多少個百分比之類,但學校教育的目標是多元化的,是制定每年把會考成績提升多少,就不理學生其他成長,把一切資源放在提升成績上。各持份者(校長、科主任、功能組主任、基層教師、以至學生及家長等等) 都有不同的看法和堅持,但無論如何,此是凝聚共識、達至較共同目標的機制。

不過,前線教師不會覺得這些機制能解決他們廹在眉睫的學習失效,學校改進的建議也就要立竽見影,才羸得教師認同,我們稱之為小齒輪工作。

大、小齒輪工作如何扣連得緊,學校改進才能持續。

2017.9.14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卓越教學領導:教師專業發展的檢視與規劃

這個系列,是把我在香港教育大學舉辦的卓越教學領導工作坊的內容及討論整理,用文字表達。常認為只聽講座或閱簡報表,知識如過眼雲煙,亦容易被誤解及錯用,可惜教師工作繁重,都傾向快速即食,但作為校內教學領導,需要更細緻的分析,多閱讀相關文章,才有助學校改進。

當時有兩個想法,一是要學校的高層團隊,一同出席,才容易有共同理解,可凝聚共識,甚麼才是能令學改進的教學。二是如何理解和運用教學改進的新猷和點子,使其能符合學校教學情況及有焦點的針對學生需要。上一個學年,已就學校如何運用數據,自主學習真實踐,資訊科技教學的必然性,以至有效的觀課和回饋等等課題寫成文字,教師朋友可上網翻閱。

工作坊的最後一個部份,参與者再不是被動的聽分享,而是帶着一整天的資訊、分享和學習,在自己學校團隊中,作嚴肅的討論和反思:甚麼樣的校本教師發展才真正起到作用及能延續,有助建構教師能量(teacher capacity)

經歷了十多年的教改,教師要持續發展的觀念已非常成熟,形式亦多樣化,聽講座、工作坊、聯校教師日、校內外教學分享、共同備課,國內外觀察交流、校外専業支援,林林總總,相信都有用一份標準簡化問卷評估每一個活動,但多是感受式或工作流程上的評估,少整體上的檢視和規劃。

對負責教師發展的同事來說,如何填滿每年三次的教師發展日,是難題。找一位講者,就學校關注事項或流行改革點子作講座,是最常用的我常接到學校這些邀請,都有點躊躇,有沒有時間出席固然是一個因素,更重要的考慮是,講座內容是否符合教師需要,有所增益。

對學校未有恰當認識,講者只侃侃而談,或可增廣知識,作用其實不大。要對教師的期望、及其已有專業知識有所掌握,和能針對性提建議、解決問題,效果才會較好,這些要靠緊密溝通,不是遠距離聽講所能達至的。

所以,在教學領導的工作坊上,提出要檢視學校教師的專業發展,再做規劃。
先列出下列導引討論問題,學校可作參考,檢視現況。

在全體教師層面:學校以往如何規劃全體教師的專業發展?通常會用哪些模式進行?
近年有沒有特別的主題/焦點?為何會訂立上述主題?有沒有針對性? 還是回應教育政策/「潮流」?作為學校領導,你是否滿意現時的狀況? 為什麼?

在科組層面:學校以往如何推動科組的專業發展?你會如何評價相關工作的成效?有哪些發展模式較有效? 為什麼?有哪些做法需要再思及改進?

在教師個人層面:學校以往如何推動教師作個人專業發展?作為學校領導,有何策略可確保教師的個人進修成果/得著能回饋學校?在教師個人專業發展方面,你認為教師團隊未來有哪些關注點?

以上只是導引式的討論,我提兩點令學校領導作深入反思的:

(一)                       校內教師專業發展與學校三年關注事項的關係,是否一定被後者牽着走?例如:關注事項是推行自主學習,是否三年的教師發展就是找三個講者講相關題目?所以,甚麼是較有系统的規劃是重要的。嚴格來說,我覺得關注事項是「要推行自主學習」有點語病,關注的應是學生學習的被動性、學習無助無效感,假若有種工具叫「自主學習」,可治「被動」,就用;又或者有種東西叫「吃早餐」,可治「無效」,就用;不是關注「自主學習」。

(二)                       因受關注事項影響,教師發展的主題很割裂,尤其是小學,為甚麼「自主學習」、「電子教學」、「照顧學習差異」與「學科內容和能力」,以至STEM,不是能有機的整合主題?尤其是這幾年教師對的教學新猷已不陌生。
                                                                                     (卓越教學領導系列之十六)

教師專業發展的檢視

經歷了十多年的教改,教師要持續發展的觀念已非常成熟,形式雖亦多樣化,但對負責教師發展的同事來說,如何填滿每年三次的教師發展日,是難題。找一位講者,就學校關注事項或流行改革點子作講座,是最常用的。

我常接到學校這些邀請,都有點躊躇,有沒有時間固然是一個因素,更重要的考慮是,講座內容是否符合教師需要,有所增益。

對學校未有恰當認識,講者只侃侃而談,或可增廣知識,作用其實不大。要對教師的期望、已有專業知識有所掌握,和能針對性提建議、解決問題,效果才會較好,這些要靠緊密溝通,不是遠距離聽講所能達至的。
所以,我在教學領導的工作坊上,提出要檢視學校教師的專業發展,再做規劃,不是找幾個沒相關的講座主題,填滿就是。

先列出下列導引討論問題,學校可作參考,檢視現況。

在全體教師層面:學校以往如何規劃全體教師的專業發展?通常會用哪些模式進行?
近年有沒有特別的主題/焦點?為何會訂立上述主題? 有沒有針對性? 還是回應教育政策/「潮流」?作為學校領導,你是否滿意現時的狀況? 為什麼?

在科組層面:學校以往如何推動科組的專業發展?你會如何評價相關工作的成效?有哪些發展模式較有效? 為什麼?有哪些做法需要再思及改進?

在教師個人層面:學校以往如何推動教師作個人專業發展?作為學校領導,有何策略可確保教師的個人進修成果/得著能回饋學校?在教師個人專業發展方面,你認為教師團隊未來有哪些關注點?

2017.9.07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