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是大學自發的學校改進計劃,以證據為本(evidence -based) 是一個最重要原則,不能夠掌握學校情況,包括教師能量、學生特性,以至學校文化等等,就制定學校改進的計劃,是不恰當的。
當時就借用了工商界發展的概念,學校的整體改進也就是要建立自我完善機制,有七部曲:先盤點或檢討情勢(stock-take)、建構願景和目標(vision & missions)、排列目標及關注事項的優次、探究目標與現行計劃及策略是否配合、檢視各類計劃的成效而作「保留、改善、開展、停止」(Keep, Improve, Start, Stop, KISS) ,重新撰寫工作計劃及制定方案和策略、最後要就工作計劃進行系统的檢討和評估。
這個機制,頗得學校認同,是整體改進的大齒輪式(big-wheel) 的工作,但到實踐時,卻有很多限制。商界的目標簡單、清晰和較易量度的,例如每年要開多少間分店、營業額要提升多少個百分比之類,但學校教育的目標是多元化的,是制定每年把會考成績提升多少,就不理學生其他成長,把一切資源放在提升成績上。各持份者(校長、科主任、功能組主任、基層教師、以至學生及家長等等) 都有不同的看法和堅持,但無論如何,此是凝聚共識、達至較共同目標的機制。
不過,前線教師不會覺得這些機制能解決他們廹在眉睫的學習失效,學校改進的建議也就要立竽見影,才羸得教師認同,我們稱之為小齒輪工作。
大、小齒輪工作如何扣連得緊,學校改進才能持續。
2017.9.14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