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改進的回顧 (二)

學校改進本來應先作自我評鑑,判斷問題所在,排好優次,才制訂策略,是應按校情而進行的。

可惜教改、課改風起雲湧,不按「本子」做改進,被校外評核時,難過關。課改早期的本子,較具體的是推行四個關鍵項目,如專題研習、推廣閱讀、德育及公民教育、資訊科技。這些基本上不是由校情衍生、由校內數據推動的改進,是較難令教學團隊內化和持續推行的。

這些改進點子,有些都獲教師認同,如推廣閱讀,實踐起來也不難,亦可有不同策略。早期,這些小齒輪式、又不大影響主流課堂教學的推行項目,學校都照推行。但當推行這些項目的目標沒再經討論、反思、內化,及如何融入恆常學習中,很快就變成應付式的改進項目,是沒有質素,也不會持久。

及後,學會學習的「本子」,只描繪美好的願景,從「學生為本、能力導向」,到「照顧差異、自主學習」等等,這些應是整個學校教育,長遠邁向的目標,而且是需要認真理解,校內社經背景、學習能力有差距的學生,以至同的教師能量、資源條件等,這些目標是否恰當、可落實。

可惜,學校都要交代、受監管,要寫三年關注事項,及如何推行,就把長遠目標,如「照顧差異及自主學習」等等,當早期點子式關鍵項目般進行,人做我做,千篇一律,都沒就本校學生的特性而考量應否和如何有效推行。

學校改進是要說自己的故事,為什麼要改最重要,才到用什麼方法,是為了填答同一樣的關注事項,進行同一款的策略。

2017.9.21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