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課程設計的實踐與思考

連續兩年,都有到學校作專業支援,組合了三、四所小學的中文科教師,共同備課和觀課,互相交流觀摩,探索學習效果。我很珍惜這種機會,怕只在大學內長時間培育教師,會失去對前缐教學的觸覺。

我本科不是修讀語文,也就沒非教什麼知識,一定要教多少語法的包袱,反而多從學生的角度感受學習,及不斷思考如何應用有效的多元教學策略。

近年到學校支援的主題,多是自主學習、資訊科技教學及STEM等,因不大認同用一套規劃的策略去推行某項主題,例如要推行自主學習,就一定是有「自」字頭的自學手冊、自訂目標、自找資料、自擬問題、自評互評,或一定要課課有導學、預習、合作、討論、展示、達標檢測等框框;我只會就學科內容、學習目標、學生習性等範疇上探討有效學習,在過程中自然出現大量自主及電子學習的元素,例如要學生上網搜集資料、探究討論,以至各自展示、討論、欣賞及分享學習成果。

在與教師討論時,有很多體驗和感受。教師們都非常勤力和努力幫助學生逐步完成預設的學習目標,例如教寫敘事,第一段要用四素句(時、地、人、事),缺一不可;第二段則必須用五感描述,由中心點開始,由近至遠;第三段必須記錄進行時的活動,必須用排比句及比喻句,第四段要記錄一件特別事,詳細描述及要用人感句作結。還會根據這些要求而擬就自評、互評、教師評表,不斷提醒學生如何成文的「規則」,文章都被「打造」成千篇一律。

完全明白教師的苦心,這種設計是把學習目標明細化,又學會語法文法,對能力稍遜的學生大有裨益,如不逐點餵食、不提供填答框架,學生可能什麼也寫不出。只是想,這種餵食式教學是否適合不同能力的學生。

學生其實處於一個很吊詭的學習狀況。本來應該要多閱讀,潛移默化,語文知識和能力會增長,寫文章也會得心應手;本來要求學生們能主動、自主學習,要有想像力和創造力,能適應新時代對能力的要求;但在教學行為上,卻不斷設框畫界,要依樣畫葫蘆。

我從不否定任何形式的教與學,都要結合其他因素討論,而在支援教師時,亦要在其基礎上建議,教師能量才直正提升和延續。去年的經驗,寫成了<卓越教學領導:教學上的輸入、引導、建構與感悟>,載於2017.4.24 670 期教協報。

重提以上經驗,旨在帶出今年的支援主題,及作為閱讀這個課程設計及實踐系列之前備知識。

教師們選了文言文教學為課題,目標是期望能提升小六學生對文言故事的興趣,不抗拒,不恐懼,並運用合適的閱讀策略,理解文言文,並可銜接中學中文科的相關學習。不過,這課題對學生是完全陌生的。

這是對教師、學生和支援人員,一個新挑戰,大家都很興奮和投入。這個自發設計的課程,不受教科書影響,不需應付大考小考,也就能拋開包袱,真正從如何設計一個嶄新的課程的各項元素中,開始討論。在此,希望非中文科,或對文言文教學不大感興趣的教師及教學領導,可耐心的讀下去,因為只要你把你想推行的「創新」課程代入「文言文教學」就成。

我們列舉了一連串的問題:為什麼要學?要達到什麼目標?要選取什麼學習內容及材料?如何組織及輸入才學得到?如何才知道學生學到,他們如何才能展示所學?

對課程有認識的朋友,大都知道除第一條問題與學習動機相關外,其他四條是學者Ralph Tyler 的經典著作 Basic Principles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1949 的「四問」。下期再續。
                                      (課程設計的實踐與思考系列之一)
2018.4.16 原文刊於682期教協報〈見微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