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學思達

上星期寫了台北張輝誠老師的「學思達」教學,有點補充。

「學思達」是在課堂教學設計上,學生透過「自學」、「思考」及「表達」,而能高度參與學習。嚴格來說,這幾個詞語不是什麼「法」,是在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進行的學習行為。

張老師以中文為例。「自學」就需要大量閱讀,學生能從中汲取知識,理出脈胳。這種自學,要靠老師的功力,準備恰當學習材料,有步驟的教學生從閱讀中找和學「什麼」?各篇文章的特色與作法、相同與差異、優劣等等。關鍵仍在學生為什麼肯依教師指示而做,動機何在?這不單是學生「乖」和「叻」,是欣賞老師、被讚實及好像學得到的良好感覺。

「思考」也是要靠老師所設計的「提問」,卻不是每堂都機械式問所謂「高階」問題,要視學材及學習目的;故事性文章就要問得引人入勝,有想像空間,教寫作手法就要問「比較」與「異同」,如何改寫與改善;更要多運用「如果」和「為什麼」,及如何從學生的答問中作延伸和追問,令學生有豁然大悟的感覺。思考的過程時間(process time)就非常重要。

「表達」是令學生有信心展示所知所學,亦使朋輩有機會互相學習,語文要讀寫說聽,表達亦要多元化。

留一點白:學思達的行為、能否、應否及如何應用、轉移至其他學科?
2018.6.28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翻轉教室與學思達教學法

連續兩年,香港教育大學卓越教學發展中心,邀請了台灣兩位著名教學策略推手作演講。去年是翻轉教室的棄丙成教授,今年是「學思達」教學法的張輝誠老師。科技發達,兩位講者的視頻,早已看了,但聽他們現身說法,仍深深感受到他們的魅力。

葉丙成乃台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教授,深受學生歡迎,仍常反思如何令教學更有效果,覺得無論如何教得活潑豐富,少部分學生仍不投入,才驚覺令學生全面參與學習(engage in learning)的重要。

其實,他不是在形式上推「翻轉教室」,先觀教學影片,上課做討論;而是不停在想辦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想在課堂上人人參與,就要多些互動討論,所以上課之前,就先要觀教學影片,掌握基礎知識;想學生具有觀教學影片的習慣,使之成為學習的一部份,那頭兩星期的課就與學生在課堂上一齊觀,更會討論為何要觀片、觀什麼、及如何找問題?想令學生在課堂上全面參與,就不是只設計討論問題,而是有新挑戰,提升難度及多元性的活動。

在資訊科技年代,學生都是按電腦、打手機長大的,要以他們的生活及習慣設計教學,葉就開發IT教學遊戲平台(Gamification),把打機與學習結合,創作PaGamo遊戲,完成學科單元的練習後可升等、或搶佔地盤等等,使學生透過競爭而延續學習動機。PaGamo更發展為全球性學生電子遊戲比賽。

這就是從學生的興趣及行為上轉變教學模式。葉的成功,有很多因素。個人教學熱誠及投入是主因,與學生打成一片,能感動學生,而且對資訊科技有深厚認識,有專業科技團隊支援,應用得揮灑自如。教的是電子工程系下的數學及物理科內容,是其二,因這些內容較能系统化、層遞化的組織,也就較能用挑戰難題的打機遊戲法。學生都是大學內的尖子精英,透過比併式的遊戲,贏得比賽的滿足與自豪感就是動力。

張輝誠在台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任教中文,學生水平相當高,但亦同樣感到填鴨式的教學、被動的學習,只會摧毁學生的興趣,教師要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及好奇心,讓他們樂於答問及表達,還課堂學習權給孩子,學習氣氛會完全不同。

「學思達」教學法,是在每一堂課都能訓練學生自「學」、閱讀、「思」考、討論、分析、歸納、表「達」、寫作等等綜合多元能力。教師要準備大量恰當資料(講義) ,讓學生自學及閱讀,並設計有系統、有深度的提問,增強及提升學生思考能力,高質的師生對話,加上小組經營,讓組員「既合作、又競爭」,能表達意見,討論及爭辯。

聽張的講解,每一部份都要先教,「教」如何閱讀,讀及用甚麼學材;設計大量好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斷鼓勵學生放胆表達意見,養成習慣。

在我看來,這其實不是推行「自學」而得來的成果,而是一堂「好課」應具備的元素,要理解學生程度,為他們準備及輸入(input)豐足的資科及學材,教學過程要視目標而運用多元而恰當的策略,可提問、討論、分組操作、展示所知、互助互學,學生都高度參與,教師能點撥總結。

香港流行推「自主學習」,不應是要摹仿「翻轉教室」或「學思達」,而是如何令學生上「好課」,擔學習責任;我們最值得學習的,是葉、張兩君對教學的投入及態度,都具有豐厚的專業學養,教學含金量高,且充滿教學熱誠,說話生動幽默,師生關係良好,能易地而處,從學生角度看學習,更會千方百計提升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程度。
2018.6.25 原文刊於685期教協報〈見微集〉

學思達教學法

上星期六,香港教育大學卓越教學發展中心,請來了推廣「學思達」教學法,台北市立中山女子高級中學的張輝誠老師,現身說法及主持工作坊
張老師教中文,在台灣推動「學思達」,源於一個最基本的理念,認為填鴨式的教學、被動的學習,只會摧毁學生的興趣,教師要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及好奇心,讓他們樂於答問及表達,學習氣氛會完全不同。這個還課堂學習權給孩子,教師作引導的學習方式,跟推行自主學習的觀念類近。

「學思達」教學法,是在每一堂課都能訓練學生自「學」、閱讀、「思」考、討論、分析、歸納、表「達」、寫作等等綜合多元能力。教師要準備大量恰當資料(講義) ,讓學生自學及閱讀,並設計有系統、有深度的提問,增強及提升學生思考能力,高質的師生對話,加上小組經營,讓組員「既合作、又競爭」,能表達意見,討論及爭辯。

在我看來,這其實不是「自學」,是一堂「好課」應具備的元素,要理解學生程度,為他們準備及輸入(input)豐足的資科及學材,教學過程要視目標而運用多元而恰當的策略,可提問、討論、分組操作、展示所學,學生都高度參與,教師能點撥總結。

張輝誠老師具專業學養,充滿教學熱誠,說話幽默風趣,師生關係良好,以學生為中心,才最值得學習。
2018.6.21 原文刊放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通識科與自主學習


應邀在教協、教大與通識教育教師聯會合辨的周年論壇上,談在通識科推行自主學習的成放。

我從不贊同把自主學習作為一個「策略」推行,這樣就把一個應潛移默化,培養學生對學習產生內在興趣,會主動追尋知識及學問,想解難、能延伸探究問題的精神和原則,變成機械化的根據什麼自訂目標、自擬題目、自評互評、自我反思等項目而填寫的表格。

自主學習的成效不是像數理、語文科的考試,有數據成績作顯證的,是不易見到的。而通識科是透過議題,培養學生探究精神,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理念分析事件,不應用有正確答案得分的方式量度成效。

但在通識科的學習上,高階思維的能力確受到重視及培育。嚴格來說,這類高階思維能力是否自主學習,或是否因推行自主學習而達至,可能是不相關的;再簡單點說,任何學科的有效教學,教師能制訂恰當目標,不需以自主學習為推行目的,一樣可培育學生的思考、探索及反思能力。

通識科的教學模式,多着重小組交流,議題討論,學生參與度較高,且應要主動尋找資料,也是有自主學習的某些元素。但此種方式,處理得不好,就容易流於在事件的表層上討論,如只覆述相關議題的所謂持分者觀點,沒足夠背景知識及閱讀材料作輸入及支撐,學習也沒含金量
2018.6.14 原文刊放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燭光如海 燦爛依然

每年六四,都到維園集會,悼念在鎮壓中犧性的學生。

不明白為什麼悼念被謔為「行禮如儀」,我們就是需要「哀樂、獻花、燃火炬、致悼詞、默哀」的莊嚴儀式,以示對死難年青學生的尊敬、懷念,也讓我們好好洗條一次心靈。

「天安門母親」群體的錄像講話,早已換了好幾個母親,令人傷痛。她們為死去子女尋求的公道與正義,不但未得到平反,反遭打壓,但她們不屈不撓的精神,鍥而不捨的努力,是對殘暴政權最有力的控訴。

今年有年青人組成的樂隊,為六四創作和唱出〈自由之歌〉,歌詞有句:「今天的我,身處強頑專制,仍在抗爭解封閉」,道盡了年青人在威權脅廹下,奮破牢籠的決心。

〈大海〉的音樂錄像,很感觸,是對劉曉波的致敬、思念,對劉霞的擔憂、關懷。

我們都知道,不知那年那月,六四能平反、專政得以結束。但我們都抱有希望,正如悼詞所言:「不能汲取歷史教訓的政府是沒有希望的政府,沒有撥亂反正省悟的國家是沉淪的國家,殘暴不仁的政權必然覆亡。」

我們都深信,只要忠於良心,不沉默,不妥協,堅持民主、人權、自由、公義等普世價值,「民主會戰勝歸來」。

我們更會身體力行,薪火相傳,教育下一代。

燭光如海,燦爛依然。

是一種堅持,也是一個承諾。
2018.6.7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畢業典禮

每到學期末,都是中、小學舉行畢業典禮的高峰期。

典禮大都有一定程序和形式,由主禮嘉賓致詞及授憑,校長校務報告,畢業學生代表致謝詞等項目是必須的,少不了有幾項學生表演,多是唱歌、舞蹈、樂器,朗誦、話劇等等。

典禮應是莊重的,邀請有份量的主禮,一絲不苟的程序,重覆的事前演練,更用兩文三語,務求給嘉賓及家長一個良好的感覺,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要展示的項目及表演越來越多,所需時間頗長,也是問題。

典禮的主角應是畢業生,每一位都有機會上台,與主禮嘉賓握手,接受祝賀,才是最重要的,為減時間而變成派代表接憑,是忽畧了學生的感受。

校長讀出長長的校務報告,也是展示學校工作及其成果,其實都列在場刊上。

學生表演是展示多元的才華,對象雖是家長,但如果表演者不是自己的子女,也不算投入,有學校乾脆取消表演,反而應資訊科技的發達,把畢業生在學校的多年生活點滴,以至各項比賽及活動,都剪輯成明快而有動感的影片,更受歡迎。每有熟悉同學的大頭笑臉,都惹來哄笑,看到刻苦的比賽及團隊的演出,更身同感受。

近年參與過的畢業典禮,卻越來越多元化及人性化,節奏亦明快。更多了畢業生用燭光、花束,校徽等作傳承,標誌着薪火相傳,很感人。
2018.5.31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