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談學思達

上星期寫了台北張輝誠老師的「學思達」教學,有點補充。

「學思達」是在課堂教學設計上,學生透過「自學」、「思考」及「表達」,而能高度參與學習。嚴格來說,這幾個詞語不是什麼「法」,是在學習過程中要求學生進行的學習行為。

張老師以中文為例。「自學」就需要大量閱讀,學生能從中汲取知識,理出脈胳。這種自學,要靠老師的功力,準備恰當學習材料,有步驟的教學生從閱讀中找和學「什麼」?各篇文章的特色與作法、相同與差異、優劣等等。關鍵仍在學生為什麼肯依教師指示而做,動機何在?這不單是學生「乖」和「叻」,是欣賞老師、被讚實及好像學得到的良好感覺。

「思考」也是要靠老師所設計的「提問」,卻不是每堂都機械式問所謂「高階」問題,要視學材及學習目的;故事性文章就要問得引人入勝,有想像空間,教寫作手法就要問「比較」與「異同」,如何改寫與改善;更要多運用「如果」和「為什麼」,及如何從學生的答問中作延伸和追問,令學生有豁然大悟的感覺。思考的過程時間(process time)就非常重要。

「表達」是令學生有信心展示所知所學,亦使朋輩有機會互相學習,語文要讀寫說聽,表達亦要多元化。

留一點白:學思達的行為、能否、應否及如何應用、轉移至其他學科?
2018.6.28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