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去(二)

上星期寫了<上學去>一文,慨嘆為什麼小一學生學「上學」和「上面」,竟要做十條八條習題,要指出「上」的意義是表示前往動作或在物體表面。小文刊出後,有校長、教師、家長都有點迥響,再談。

先自我引爆,我不是語文科教師,沒有中文課程架構的深刻認識,及什麼一定要教、何時敎、如何考的包袱,只覺得做這些習題及測考嚴重打擊初小學生的學習意欲。

一個原因是以為每一課、每一堂都要做如上述習題或工作紙式的家課,過一段時間測考,就是教學,所以從小一到中六,學習都是為填答測考題,為考試而教及學。對很多持分者來說,包括教師、家長及學生,是理所當然,但當把填答測考題置於所有學習中,在任何學科、任何年級都如出一轍,就出現學「上」字的怪象。

本來只要被鼓勵,多閱讀、朗讀,就自然積累、能潛移默化的學習,卻把時間花在填答枯燥無效的習題,學「上」字不是一個孤例,以前也寫過一篇教「作」文,學生的作文不是自己自發想寫的,是跟教師的指示和例子,填答第一段的四素句,第二段的五感描述,第三段是有排比句的活動,第四段記特別事件,及要用人感句作結。

跟教師提這些太結構的學習的憂慮,都被認為太離地,不這樣「餵」,學生不懂,學不到。
2018.11.08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