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而不行

如何改善課堂教學仍是學校最關心的課題。

在教師發展的講座中,常被邀以一堂好課為講題。這些單向講座,可旁徵博引,有學者的教硏數據,教學策略的示例,講解時侃侃而談,帶點幽默風趣,輔以精彩的影音片段,恰當巧妙的例子,講與聽都很有滿足感。

某次,請教師作分組討論,什麼是一堂好課?十分鐘內,組組皆把好課的元素鉅細無遺的列出:要以學生為中心,有多元策略,多些師生、生生互動環節,提問需有層次,能達到預設的教育目標,並要照顧學習差異,令學生自主學習等等。其實,大部份教師未聽講已有足夠認知。

接着再請教師選最近一周內,一堂正常、自然和滿意的課作自我分析和反思,有多少百分比有上述好課元素?大家都在苦笑,多只是努力講解,學生填工作紙的課。

哪為什麼知而不行?

課程太多、怕教不完,要應付考試;堂接堂,沒時間做太多準備等等。可以認為這是藉口、不願改進,也實在是教學「工程」上的限制和困難。

所以,要更多老師改善教學,不是列舉好課有什麼元素,也不是按評核表的項目設計一課教學,而是要對他們的教學行為有充分理解,先提升們對學生學習效能的敏感度(sensitivity) 和警覺性(alertness) ,在他們的教學基礎和狀況下提供可行方法,做微調,感到成效,改進才會持續。
2018.11.29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