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友有一孫兒,原在國際幼稚園就讀,愛閱圖書,學習頗自由自主,父母想他學好中文,今年轉去一間口碑不錯的地區津貼小學。
一天,孫兒做家課,工作紙上其中一項,是要繪上十種陸上交通工具,很快完成,都是大小不同的長方形配兩個車輪。
爺:這算做完功課?
孫:是呀!快些做完可玩,看書、打機。
爺:要畫十種交通工具喎!
孫:都差不多,是一個箱載人,側看兩個轆。我不喜歡畫,花時間呢。
爺:但你懂分巴士、貨車、小巴、私家車、電車.....
孫:識,返幼稚園時坐爸爸車,媽一直在耳邊說,日日聽。我不想畫。
爺無言以對,問我應否強迫孫兒畫。
我貼在學生群組(都是資深教師)上討論。
「這是小一頗標準的家課,學生都樂意畫,有些畫得很漂亮,還塗上顏色。」
「對呀!小一家課可多元化,又寫又畫,不悶,有時有點創作呢。」
「這個學生也挺反叛,不畫怎知他是否學到。」
「不過如果要知是否學到,文圖配對就快而準。」
「真要想想學習目標是什麼?是畫畫、認字、還是認識交通工具。」
「想深一層,真係唔駛教和做功課都識,是學生已有的前設知識。」
這確是教學上處理學習差異的問題。不過,我最想知道,是教師改家課時的反應:是大大的一個交叉?咁懶?還是會追尋為何學生有此表現?
2019.11.14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