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永欣寫了兩篇「翻轉教室」實驗,我也插嘴。
某校進行翻轉教室實驗,把教學拍攝成短片,學生在上課前自行上網觀看,在課堂上,師生可互動討論,自主學習。
校長選了在高中數學科的延伸單元進行,因學生有較高學習動機和能力,且班上人數較少,課程範圍清晰。
此是有理解學習問題、有針對性的教學實驗設計,很有意思。近來,教學改進的理念和點子相當多,無論是新知識策略,還是舊方法新包裝,都一窩蜂的全面推行,「唱好」和仿效,務求不落人後,卻缺乏對不同情境、條件和其他有效教學因素的分析。
更重要的是驗證成果和跟進的探究反思。
該校實驗成果是個別指導學生的時間大增,退學人數少了,老師因要錄影,教學設計要更仔細,難點也較能掌握,都是好成果,卻不是原以為「師生、生生」互動更流暢。
教學實驗設計和科學實驗不同,很難控制(control)各項因素。上述的實驗沒有控制組,是單組個案實驗研究(one-shot case experimental design),是偽(pseudo)實驗,但學校教師在繁忙工作之餘,肯嘗試,已經很難得。
我本科讀經濟,常用成本效益(cost effective)的角度反思問題,以錄影短片為例,不是更多學生觀看更有價值嗎?有沒有更好的講解短片?老師的時間花在備課環節的哪一部份更有意義?學生看短片、做預習、讀一段教科書、做家課或小測(quiz),都要用功和花時間,哪種更恰當?是否課堂內和外的有效學習如何配合才是關鍵?
我有偏見,無論什麼教學潮流、哪類浪漫學習,成敗都是在於有否「用心的教師」。
2015.3.12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2015.3.12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