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成談教育:網誌導讀



感謝同事為我建立這個網誌。

一直以來,都把在報上發表文章以email附件的方式傳給同事,不定期傳,有時一傳就是二、三十篇,頗擾人;又以為人人像我一樣,幾十年來,每天都細閱數份報紙,文章都看過,自會選擇儲存待用的。

同事幾年前已建議,改變這種溝通模式,可寫網誌,讓讀者做主動,按他們選擇何時讀、讀甚麼?且要上臉書,分享流傳才會廣泛、互動才會有效適時。

道理其實明白,但礙於對新科技恐慌,常有學生代勞,也就沿用舊習,也常以為主動而有目標的傳送,是熱接觸,才有效;放在庫上的,接觸機會等於零。

迂腐頑固之見,原來要較長時間才會改變。

忽然想起到學校作專業支援,教師不隨意接受新改變,也是相當有道理的。

這網誌只成立了個多星期,但有六、七十篇文章,都是2015年內在教協報見微集明報教育心語的文章,文章的左下角寫上發表日期,千二、三字的是見微集,有些是系列形式,上網誌則要依日期先後,需要刻意改動一下,讀時可連貫。所有文章都是這兩星期放上的,遲點會再把舊文貼上。

見微集的文章,以往都是較長篇的教學隨筆,但因對象全是教師,對題材多點要求,現在寫的都是熱門的教與學問題,如「自主學習」,由甚麼是自主學習、如何推行,到應做甚麼,不做甚麼,都有提及,是回應學校及教師的需及。我其實較喜歡寫如何照顧學者差異,和甚麼才是有效的學與教。

教育心語的小文,大多是有感而發,亦想見微知著,多以生活上的學習或教學事例,帶出有效學與教背後的理論及因素,但又常希望要讀者多體會,思考,想「言有盡而意無窮」,有時力有不逮,傳意亦打折扣。知識的傳輸當然可以透過文字,遇到學者的好見解,自然要引述,有關教育的紀錄片、電影、劇集,亦會介紹。最想寫的,仍是教育的感人小故事,但都可遇不可求。

在為文章分類時,即抽出甚麼關鍵詞,就可按詞分類,原來也不容易,現在的抽取太蕪雜,未有好好組織,不成系统,或待日後再好好整理。
2015.9.29

不能倒模


在宏觀的教學取向上,龐永欣與我,寫了多篇文章,指出東西方教學模式各有其優劣,不能靠一組國際測試分數斷定,就胡亂抄襲;而是要多想知識如何建構,教學策略如何配合學生習性和水平,改進如何結合情境等。

這些道理,領導改進的校長和教師都明白,但在實踐時,卻因為沒時間深入討論和學習,也就只好找位「專家」說了算,找個「模式」倒出來,也就出現照顧學習差異要用「合作學習」,推行自主學習就要寫「導學方案」的模式化。

這種傾向,可能與近年常強調有多少「新猷」、哪幾個「亮點」、多少人「受惠」、多少份「產出」可掛上網等所謂量化證據廹出來的,也就是監管和保證質素的行為。這些數字,很容易理解是多是少,有與沒有,「倒模」貨品一定多過「用心」成品,但是否合用和優質,卻少探究。

過往十八年,領導一個團隊,到學校作專業支援,也遇上同一個挑戰。常被教師問的是:「你們來校多少次?每次是否只用一小時開會?我們都很忙。」「有哪一套教學策略可處理特殊教學需要學生?可否提供一份份教案?」「有哪一間學校成功推行自主學習?帶我們去看,跟着做就是。」

教師在缺乏空間時間發掘教學問題,重塑教學目標,尋找有效教學,卻被要求創新改進,倒模也就自然不過了。

到校作專業支援,有些核心價值是不能不堅持的,改進不能一刀切,要針對問題,有焦點;沒一套教學法方程式可解决問題,勿胡亂抄襲,不能倒模;改進能持續,最重要的是建構內部教師能量。
2015.9.24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好教師表揚計劃

每年這段時候,都為司徒華教育基金《好學生、好教師》表揚計劃做評審工作。
做評審,常有點躊躇,什麽是好教育是因對象、目標、文化、社會而有不同的演繹;同樣,評審教師的準則亦頗多爭議。

不過,卻極樂意為好教師表揚計劃做評審,我們只是坐着聽故事,聽教師娓娓道來,一段一段與學生交往的動人、感人小事。

「做了二十幾年班主任,最喜歡做,不做不理解學生,我做家訪,見有些經濟極差,生活環境惡劣,不忍卒睹,哎!怎讀書呀?我跟訓導說,不要再罰這個女生穿深色內衣啦,不是教而不善,沒錢買呀!我買了給她,還要想過好理由。以前常常打電話煩學生,現在終於用whatsapp了」

「全是Bottom 5 的第三組別學生,什麼也寫不出,沒心機學,瞓覺不搗蛋很好啦!不是辦法,我想出两招:一是組隊打籃球,可發洩精力,有點團隊精神;二是做大量科學小實驗,用鞋盒製投映機之類,把他們手機界面及訊息打上牆上,哈,竟然肯做肯學,我唔依書本教呀!現在同學都愛留在學校,搞實驗,我的科學小玩意都用光了,要找書看。」

「我其實不知道用什麽方法教自閉症幼兒,只是我常常笑,喜歡擁抱他們,我幾有耐性,時刻留意他們的一舉一動,接受他們的行為舉止,教他們如何相處,家長們提名我,有點不好意思。」

說的不是教出了多少個精英學生,也不是生產了多少份教案教材,都是用心對待學生的訴說。

每年評審聽故事,就像暮鼓晨鐘,洗滌心靈,教育,最重要仍是用心。
2015.9.17

教學方法 何去何從


英國廣墦公司BBC做了一個教學實驗,比較中式和英式教學的成績。暑假期間,三輯近三小時名為《我們的孩子夠堅強嗎? - 中式教學》的紀錄片,全播完了,推薦校長和教師朋友在youtube上重看,甚至利用這輯紀錄片,作教師發展,與學校現在進行的教學改進及關注事項,如推行自主學習及照顧學習差異等,結合起來討論,對深入認識教學目標,以至優化或深化現行策略,有點作用。

英國朝野對中國學生在國際能力測試(PISA,TIMSS) 都大勝西方,紛想借鏡,在Hampshire 的一所中上程度中學Bohunt
School,做了一個大胆實驗,請來5名中國名師,以流利純熟英語,用中式傳统全班教學,教五十名中三學生科學、數學、普通話、體育、甚至英語,為期一個月,然後進行一次统一考試,比較實驗班與原來英式小組互動式學習,在考試成績上有何分別。

所謂中式教學,在學校學習時間要延長兩小時,教師非常用心,獎罰嚴明,講解清晰,示範、強記、提問、練習、温習,檢測、有高期望和要求,是嚴師、虎師,學生要專注,要刻苦、要在課餘苦讀,有明確目標,不能自由自主。

實驗結果,中式教學大勝。

對五、六、七十年代入讀中、小學的教師來說,極易體會,我們就是這樣「被教」出來的;當然,亦有很多兒時同伴,教而不「善」,一早給犧牲放棄了。

既推薦大家收看,不想掃興,不再談具體內容。片中有很多訪談,包括中式班學生與教師,以及其他教師及校長的看法,值得細味。

我朋友龐永欣,在明報副刊版《教育心語》專欄,寫了多篇相關文章,分析透徹,具極高閱讀參考價值,可配合討論。

今期的文章比較特別,不是想把我知和想說的透過文字告訴教師朋友們,而是有點互動,建基於可在互聯網上收看的紀錄片,建構一個共同經驗,讓各位討論及互相學習。

先寫下一堆關鍵詞,看時可參考,包括:文化差異、教育目標、持分者期望、學習習性、知識掌握、學習時間與效率、集體與個人、服從與尊重、嚴謹刻苦與輕鬆自由、模仿與抄襲。

以下是幾條有助討論與反思的問題。
(一) 這是老掉了牙的問題:求學還是求分數?是文化差異與教育期望的討論。甚麼是「學」?其實是學校教育有甚麼目標,是很老套的,即教育與課程的均衡問題。更具體是我校的學生應有甚麼目標,例如要推行自主學習,我校的第三組別學生是能力、興趣、學習習慣、還是成績導向?

(二) 如何把實驗班所得的高分歸因,即是甚麼因素導致?我校能學可學嗎?有甚麼限制,或不會學?同樣,我校「還課堂給孩子」,都是小組學習活動,最後究竟是達至甚麼具體學習產出(如考試分數)?

(三) 如何評價全班集體教學與個別小組教學之效能?學習效率如何計算??不能抽空討論,要結合自己學校學生的水準、年級、學科、學習目標和產出。

(四) 片中的全班集體教學,與我校推行的照顧個別差異策略南轅北轍,有甚麼啟示和影響?想一想,問一問,我真的擁抱差異、照顧差異嗎?

(五) 最後在這個交流分享、抄襲拷貝教育的年代,要學什麼?向東轉,向西走?


2015.9.11

敢問Why 要問Why

BBC的實驗,中國集體服從式教學法,學生考試成績較英國小組互動式高。這裏自然有很多爭論、質疑的地方,包括文化差異、教育是為了什麼、學生的水平和動機等等。不過,我們都知道,學生專注、刻苦和延長學習,成績一定好,未必與實驗的方法相關;更知道,能持續刻苦的孩子不多。

郎平重掌帥印,帶領中國女排,從十年低谷復甦,再奪世界盃,直通奧運。郎平認為成功之道,是要隊員能敢於問Why?以往中國女排的成功,是絕對服從、刻苦鍛練。現在隊員要有個性,有自己的觀點,要受到尊重。郎平曾往美國做教練、生活,受西方尊重個人、接納意見的觀念影響,帶進新一代的女排訓練,很容易理解。

教育向西方走,還是向東方轉,並不是靠BBC的實驗,更不是靠「管中窺好]就抄襲。常認為,香港是受教育的好地方,匯聚了東西文化、受不同教育思想的薰陶和衝擊,經濟基礎亦好,高科技令資訊交流快速而無障礙,教學策略亦多元化。

這個「快、新而多」的優勢,有時又成為教學實踐旳盲點,教師們在繁忙教務工作下,面對新點子的注入,例如近來流行「推行自主學習」,都只求受培訓時,盡快有指引、有實例遵從募仿,以完成學校領導的要求。

我們不是不敢問Why,而是不會問、不想問Why,認為花時間。任何教學改進,不理解目標、不問是否適合學校、不在學生及教師的現有基礎上改善,不質疑方法是否合用、或具效果效率;只問how,不問why,
就真正是花時間。

2015.9.10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向東轉 向西走



BBC 的三輯《我們的孩子夠堅強嗎?》全播完了。5名中國教師,以傳統東方全班教學,在學生水平不錯的公立中學Bohunt School,進行一個月的教學實驗,比較中、英教學優劣。


中式教學,就是教師非常用心,努力解說,示範、強記、練習、温習,對學生有要求,要專注,是嚴師、虎師,有明確目標,極想幫助學生考高分。


記錄片都看到文化差異,學生覺得教學沉悶,被尊重,師生關係不佳等等,Bohunt School校長巡堂,繃緊着臉,不安,認為學生都像在坐監。中國教師也非常沮喪,認為學生太自由,不上進,還要說服家長,要求他們信任中國式教育,更要合作,督促子女的行為和學習。


大抵都知道是實驗,中上學生都有一定學習動機,都參與,最後是统一測試。

結業禮上,校長公佈考試成績,人人都緊張、忐忑。實驗組(中國式教法)與控制組(原校的教法)的平均分為:數學(67.7454.84),普通話(46.0836.46),科學(58.33:50),實驗組大勝。中國教師們雀躍不已,擊掌互賀;部份學生們也笑逐顏開,認為不枉考試前的溫習和上課的刻苦。


校長在台上祝賀和欣賞中國教師的成就,台下接受訪問時說,如果要他的學生服「中國藥」才出成績,這服藥太苦了。


推薦教育界同工看此記錄片,並在這個議題上多點討論。


第一個是老掉了牙的問題:求學還是求分數?是文化差異與教育期望的討論。

第二個是教學實驗的設計,和成績的高低如何歸因、學習效率如何計算?

最後在這個交流分享、抄襲拷貝教育的年代,要學什麼?向東轉,向西走?
2015.9.03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