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杭州一所初中觀「內地式自主學習」課。
學生們除做足預習及導學外,在課堂內分組討論,展示所學,表現優異。同學分五組,每組有六至八人,他們肯分組學習,互相合作扶持,前設是教師們都非常努力「經營」班級及小組。
為顯班級特色,除班名、班歌、班訓外及班房內的獨有佈置外,更有班花,及最重要的班級共同目標,起互相促進砥礪的作用。
課堂一角的壁佈板,貼上每月之星,分優秀、進步、勤奮、參與、展示、點評、責任等等。
為打做小組學習及凝聚力,每組課堂表現都受評分,分預習、小展示、大展示、點評、反饋五項,到過國內觀課的都有印象這類獎勵制度。
頗欣賞各自設計的小組介紹,插在亞加力膠座上,可轉換,有姓名、職位、愛好及座右銘,六位同學,人人有責,除正、副組長外,都分擔各科組長之職。
抄了幾句座右銘,都是學生自作的。
「應該笑着面對生活,不管一切如何。」
「生命在閃耀中現出絢爛,在平凡中現出真實。」
「山澗的泉水經過一路曲折,才唱出一支美妙的歌。」
「海浪為劈風斬浪的航船餞行,為隨波逐流的輕舟送葬。」
失去了前線教學的觸覺了,未知香港的學生還有否這類看來「老土」的座右銘。
最有意思的是組內「一幫一」師徒結對計劃,強帶弱,結成師徒,師父有責任幫助徒弟學習,有內容指引,包括導學、作業輔導、訂正、檢測、不光抄答案等,徒弟進步,師父也加分。
2014.11.06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