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價值觀

我學生已是資深通識科教師,教學優秀,工作認真,仍常通電郵,談教學。

她出了一條考題,與中國傳統觀念的改變有關,其中一份閱讀資料提到:廣州一家民企從員工月薪中扣除10%工資,直接撥入員工父母賬戶(其他從畧)

問:你在什麼程度上同意政府立法規定扣除工資,向他們父母提供財政支援的建議?
期望學生從法例、行政、社化、個人權利、公眾利益等多角度作論證。

很多學生的答案卻是:
 民眾有權自己選擇供養父母與否。
父母老了其實真的沒太多的地方需要用到金錢。
自己都不夠用,子女會因供養父母出現經濟困難而討厭父母。
養育父母是一個沉重的經濟負擔,而且近年中國物價飛漲,兒女已經自顧不暇,再扣除工資養育父母是強人所難……

我學生的電郵說:「老師,我改卷改到很心痛、心寒。答案真的反映學生的內在價值觀嗎?很多上述答法都出自成績較好的學生筆下,為什麼學生會如此看待父母的養育、如此不孝!我覺得最廹切不是教學生怎答通識,而是教他們做人。」

「很多學生都可能有相同想法,反對立例,也率性的道出,而不用經濟條件、生活形態、代溝、家庭矛盾等概念化(conceptualized) 用詞罷了。不過,在經濟較富裕,鼓取競爭逐利、放任自私、崇尚吃喝玩樂的社會氛圍下成長,這是代價,或者待他們年長些會有改變。」我回郵說。

我學生很積極,說待評卷後,找輔導組和班主任們談談。
只想起曾說過:通識教育不是價值中立的(value-free)

2016.1.21  原文載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