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教學領導:再探資訊科技教學效能

資訊科技(IT)的發展,大大促進教學,令學習多姿多釆,是必然的。推行教學電子化,對資訊科技及電腦軟硬知識的人才固然重要,但如何應用在有效教學上,仍需深入探索,就像任何學科學習上,教師就算具備深厚學科知識,卻不懂得如何把知識有效傳送,或引導學生學習,徒勞無功。

與中產家長及專業人士談教育時,他們對電子學習都有憧憬,是創新,例如凡拿著ipad學習就是好,亦會認為很多學習只要上網捜尋就可以,不用教。科技的躍進,利用社交媒體作傳訉及溝通已經無孔不入,學校教育及教學被視為太落後,學習要如在網上交流那麼快捷方便,例如有個詞語不懂,上網一查就成,為甚麼教師還煞有介事的教;這些說法,往往以個人現在的經驗判斷,卻忘記自己的知識及理解程度,以至篩選資料能力,遠高於仍在學校的中、小學生。例如簡單至查電子辭典,我們很容易從數個解釋中,揀到一個崁入句子中而變得有意思,學生卻未必有此能力,太多成年人可掌握的學習能力,包括高階思維及反思,並不是未成熟及未擁有基礎知識的學生所能達致。

所以,作為教學領導,不能太空泛的推行電子教學,甚至認為上網就是自主學習,以為有用iPad,有應用軟件就好;而是要從如何把科技連合到什麼內容應如何教和學(e-PCK) ,才學得好的思維範式上推行e-learning,學生才學得有效恰當。

先撇開用電腦、手機上網查資料,自學烹飪,以至在社交網上交流等等已是日常生活的氛圍內討論學習,集中探索教師在教學上如何把資訊科技用得其所
為方便討論,我把在資訉科技如何促進學習分為三大類別:

() 利用教學影片輔助教學:包括從youtube下載短片,從記錄片檔案資料搜尋,或教師自行製作的教學片段、輔以聲音講解、有動畫的powerpoint等等,翻轉課堂 (flipped classroom) 也是此類。

() 利用電子教學軟件、學習平台、網台,在課堂上輔助學習,或促進師生、生生交流。例如有可上載教材,即時做練習及記錄成績等等的Learning platform, evernote, schoolegyEdmodo, Edpuzzle….;有教畫圖象組織、教筆順、教發音,有模版 (template) 讓學生填字畫圖放相片之類,如XMind, Comic Life等等,都算是提供給學生的學習工具;還有可記錄學生課堂討論意見,又同時可在平版電腦展示的 padlet, Nearpod等等;還有數不盡的電子教學遊戲,以至教師們自我研製的教學軟件,林林總總。

() 利用校內互聯網平台如 Moodle,把練習、課業及試題等分類、分深淺,讓學生隨時完成,有個人、全班、全級記錄,可知個人進度,又可相互比較;既有平台,自然亦可上載教材課本、閱讀資料、教學短片及powerpoint等,學生可依其需要上網學習及下載。

因知識所限,以上的分類,較為粗疏,希望對資訊科技教學有深厚認識的朋友賜正。所提的影片、軟件、練習等導,可應用在課前、課內及課後的學習時段。課前就是預習或導學,課內要能促進有效互動,課後就起鞏固學習之用。
不同的學科自然會有不同的教或學策略,有沒有新頴的科技或教學軟件都一樣,所以e-PCK就像一個立體,即學科、資訊科技及學習時段三方面一同處理及組織,因學習電子化的時空有很大改變,學習也不固定在一個環境下,也算是促進自主學習。

當然,無論推動甚麼教學行動,要「理解」學生仍是千古不易的道理,甚麼能力、程度、習性的學生的學習都不一樣,照顧差異也是永恆的。
下期再就上述三個分作分析。

                                                                                  (卓越教學領導系列之七)

2016.11.14 原文刊於664教協報〈見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