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寫了「杜郎口」神話,教師朋友紛傳來短訊追問,以下是對答。
「我校正推行類似的自主學習模式,之前到過國內參訪,又去香港的友校先鋒取經,是否搞錯了,走錯了路?」
「不知道,我沒有做追縱研究,不能置評。」
「觀課時,學生都參與學習,老師在分享時都很興奮,情緒高漲,展示學生的自評問卷數據,都是正面的,說喜歡這樣學習。」
「哪就好!凡有新猷而又受重視,都可能會出現光環效應(halo effect) ,教師、學生、學校都感覺良好,是自然的,且亦應對學習有正影響,『杜郎口』本來就有這效果。但學習不只是一時三刻的感覺,要與學習目標連繫,是學習含金量問題,假如是提升學業成績,就要有考試分數的顯證。」
「聽分享時,老師都說測驗分數較以前高。」
「哪就更好!我說過我沒硏究,無基礎置喙。這類教學模式的效能研究,很難控制,越短期、越集中一、兩班,效果較明顯,可惜卻不容易概括(generalize) ,太多其他因素同時影响,可能要待考公開試才見真章。」
「學校也不是全盤照搬,教師都有設計導學案,要學生預習;但四面黑板都變了組內小白板,又結合電子教學,用ipad,又學了很多促進師生互動的軟件,都是課改潮流下的創新行為,應沒錯吧?」
「哪就更加好!我常強調不擁抱、不抗拒任何教學模式,只提出師生付出的成本效益問題,及各類學習的持久性、普遍性,及合適性,及如何把好元素轉化及優化。哈哈!國內絕大部分重點高中,都依傳統教,那容『杜郎口』入門。」
2017.1.05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