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學年,在香港教育大學開展了卓越教學領導培訓,分中、小學,都是三小時講座及六小時工作坊,要求學校的五位中上層領導,包括校長,一齊參與,反應很好,全滿額,計有450位,來自100間中學及280位,共60間小學的領導出席講座,其中各只能有110位繼續参加工作坊。在此做點預告,本學年會多辦幾場。
参與了教師培育及學校改進多年,經歷了教改課改風起雲湧的年代,亦深深感受學校及教師在過程中的積極求進,及勞而無功的沮喪和疲累。所以,要求學校的最高層共同參與教學領導,是凝聚共識,徹底認識一連串的新猷,如何配合及回饋教學,卓越的意義,不在有一條優質領導方程式,而在能反思探索,甚麼才適合校情,能放膽判斷我校教師應做甚麼,才符合學生的需要和最大利益。要抱着「有為」和「有不為」的思考,才不致被舊酒新瓶的教學行動,或打着創新旗號的潮流行為而疲於奔命。
關鍵就在要在那方面作學校改進才符合校情及學生最大利益,前者就是憑證為本(evidence- based) ,所以在寫卓越教學系列時,先談如何搜集、整理、分析、應用校本數據(school-based data),作學校改進及回饋教學之用,及不要誤用和濫用數據;後者則一定要集中討論甚麼才是真正有效的課堂好教學,尤其是近來流行自主學習及電子教學。
在教學領導工作坊上,提出了在大量教育新猷下,如何觀課及評價有效課堂教學的討論。
一直以來,觀課是觀「教」,是看教師如何設定目標、有否應用恰當教學策略,學生能否答到問題、是否明白所學內容,而判斷教師教學能力,可說是仍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
教得不好,依書直述,學生感沉悶,離棄學習,很易就見到。現在會多讓學生發揮,可能課前準備多了,要做預習,上課時的參與亦多了,有討論及展示,所以由觀「教」變成觀「學」,要看學生的參與學習程度,及是否學得到;不過,看「參與」容易,即學生都在「活動」,看是否「學得到」就要有些功力,因是恰當學習目標、學生能力與學習時間的配合問題。
自主學習的推行,有多種形式,在課堂上的具體例子包括預習、課前上網找資料、觀預錄講解影片、課堂上分組討論、學生匯報或展示,在互聯網上找資科或任遊戈等等,教師講得少,學生說得多時,對一般以上能力,較聽話的學生,參與度明顯提高了,但是否學得恰如其份,即學到的份量剛吻合能力,自然要看教師的設計,包括課堂前的學習準備、小組討論或解難前的資料輸入,以至課後如何鞏固學習等問題。隨便走入課堂作「碎片式、路人甲式、走透透式」的觀課,或只用觀課準則表,數數在一堂課內有沒有電子元素、多少活動項目、有否學生報告等,就不能準確評價教學能力,有些教師甚至只設計幾條討論題目,把大部份時間讓學生討論,各組再匯報幾分鐘,總結一下,40分鐘就過去了。學生展示時又確實能列出幾個要點,課堂學習無疑是暢順的,尤其是當學生水平不錯,又或者是聽話懂配合的一群,這樣,就不能只觀學生在一堂課上表現而評核教師,因教學能力沒在學習過程中展現。有些甚至是刻意設計,以廻避被觀課、受評核。
培育卓越教學領導在觀課及回饋上的能力,極為重要,要有實際教學場景,有能共同理解的專業話語(discourse) ,嘗試、實踐、討論、分析、修正、才會提升和鞏固,這不能靠這個篇幅一一細描,要靠一段時間作抵疊式(touch-base) 的校本領導培訓。
(卓越教學領導系列之五)
2016.10.03 原文載於教協報660期見微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