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前線老師共同備課,才嚇然發現教學目標受推行某些行動計劃影響,而導至顛倒主次。即為了應用某些電子軟件、學會某種學習技巧、尋找一個照顧差異策略,而忽略了在該科、該課,學生應學到什麼知識、內容、概念和能力,才是主要的考量。
以語文科為例,輸入不是灌輸知識,不是努力講解課文,如何問出文中的修辭、病句、語法及作法,而是透過提供豐富而恰當的學習材料,如短文、影片、圖片,正反例子,讓學生從中看到連繫及關係,能理出脈絡,建構知識,而不只是按範文例句,填詞改寫。
又聽老師說學生都不願作文,常問作多少字,一數夠就停。常認為學生程度差,缺詞彙,腦袋空空如也,這固然是實情,但作文之前如沒有足夠輸入,這裏不是指用問題或框架幫助學生成文,而是指沒有輸入觸動他們的感受和體驗的材料,學生怎作得出好文章?
一小段具創意的廣告影片,三、五張有故事的照片,幾篇扣人心弦的報告,老師只鋪排得宜,引導有法,學生有所感悟,學習就紥實生根,因為有觸動。
回歸上述基本教學的討論,已有電子學習成分,自主學習元素,又何須推這樣,推哪樣?
我的專科不是教語文,只是有感而發,希望專業上不是太不正確。
2017.3.09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