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去備一堂「自主」課、「電子」課,只討論如何達到教學目標。以中文科為例,目標如是認識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及寫作手法等,只要閱讀範文,加以解釋,援引例子,澄清難點的教師主導方式可能可以。
但如果目標是要學生有能力寫出借景抒情的文章,是否又找一篇好文,例如把杏林子作品改寫,成為〈聽聽這小溪〉的範文,再就文章內的擬人擬聲法、用五感、寫景、詠物、抒情,逐一從文章中找一或數個例子以說明、配對,然後要求學生依樣畫葫蘆,跟框架「填」一篇文,就完成?
一連串問題給抖出來。
「是否一定要用五感、擬人法?用兩感可以嗎?好像個個年級都學完又學。」
「學生年紀少,都沒有人生體驗,如何能體會杏林子的心情,聽到小溪流水的活潑與輕快,寒風冷雨的孤寂與凛冽?」
「是否連『情』和『感覺』也要灌輸給學生,那他們的文章除詞彙可能不同外,是倒模出來的情了。」
「有沒有可能真是從他們的生活體驗中抒情,下星期剛有旅行,不如叫他們拍一張最觸動、最有感覺的照片,回到課堂上再寫文抒情,把相片用電子軟件Nearpod儲存展示,同學都可看到其他人的作品,可互相學習欣賞。」
「杏林子的寫作是個人的抒懷,不是寫給教師教、學生學的,為什麼要從一篇文章學這麼多寫作手法?而不是給學生更多輸入:多篇短文章、影片、相片,激發他們的想象和思考,沒有足夠的輸入,何來豐當的產出。」
2017.3.02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