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強廹集體補課到學生自選學習時段

續談教師自製教學影片以照顧學習差異。
先假設目標是提升中學文憑試成績,而科目是數、理及經濟等需澄清概念、解釋難點的科目。一直以來,用得較多的方法是課後集體補課,多是因為課程內容太多,正規課時太少而迫出來的策略,可惜這類沒有針對性目標(包括沒重點照顧那些學生、為那類難題難點而設計),只沿用正規課堂的囫圇吞棗式教與學,效果不大,學生也累得不可開交。

把課後集體補課改變為讓學生自己選擇何時補課、自選學習時段是學習上的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也算是自主學習。資訊科技令製作教學影片又快又好,補課就可由真人變為影視象。補課固然可強迫學生坐着聽,但學生是否在課後仍有動機學習才是關鍵,迫着坐和聽,成果也不大,讓學生自選他認為最適合的補課時間,如測驗前,效果可能更好。此其實也算是照顧學習習性差異的一種方法。

隨著翻轉課堂的推行,教師講解內容和分析概念的自拍教學影片已相當流行,很多都方便易製作,尤其是澄清內容概念及解釋如何作答過往考試題目的,用手機對着課本內容、或習作題目,只拍着教師的手,一邊圏出關鍵字,又間線又箭咀,只聽到教師在不斷解説,每套影片都是幾分鐘,都不會太長太悶。很多擅長幫學生應付考試的教師都不抗拒拍這類影片,且優為之。我戲説這是「補習天王」教學法,甚至笑說我的學生(都是教高中的經濟科教師)讀高中時都群起去補習,有時受天王影響,語氣與教態也近似。不過,補習天王式教學,就是自說自話,不用理解學生明白與否,而去補習的同學成績已不錯,可能有些得益;但聽不明白的只好陪坐;學校內自拍教學影片,也出現同一弊病,而且,當所有學生都是看同一套片時,也就沒有照顧差異了


所以,要照顧差異,每套解釋概念的影片都要再細分。本來只拍一套五分鐘解釋試題的影片要多拍一、兩套,給那些聽不明五分鐘講解影片的學生(可能都是第一組別的低、中端學生)。教師有了這個意識或警覺,才會尋找中低端學生學習的難點和難處,把五分鐘的影片變為十分鐘,可能說得更詳盡,找更多例子,甚或介紹學生再閱讀其他資料,強化前設知識,這是最簡單的照顧學習差異的方法

上月,到中學聽資訊科技教學分享,講者原來是十多年前就讀經濟科教育文憑的學生,他講解如何利用自製教學影片,剛好是我在本欄寫的課題。

他示範了如何利用一個軟件,剪輯影片,既可在畫面上逐步畫上圖表,展示供需求曲線的移動;又可以在適當位置,插入其他圖片及文字闡述概念;以及列出問題,測試同學的學習成果,作記錄及回饋。該軟件又可以有畫外音,及讓教師變身為youtuber, 偶然出鏡,可與學生互動。 影片所見,教師教學非常生動有趣,且與學生關係良好,製作也不太粗疏,也是吸引學生肯看或翻看影片的原因。

當發覺某些學生原來不懂之前的基本概念,也就另製影片,有針對性的解釋及提供前設知識;例如發現學生對金錢交易認識不足,也就沒可能理解M1, M2等概念,他就化身消費者,到附近商場店鋪拍下用不同貨幣、信用卡,以至新流行的「支付寶」之類購物,讓學生理解各種可能性,學生都覺得新鮮有趣,感到親切,學習也事半功倍。這樣做,既照顧學生的差異,及重要的是提供鷹架(scaffolding)
,支撐學生學習上的不足

這就是把課室的圍牆拆除,把學習搬到家中及任何地方,只要學生肯看教學影片就成。
                                                                (照顧學習差異系列四之三)

2018.1.29 原文刊於679期教協報<見微集>

資源共享 (二)

上星期寫學校內的資源應盡量分享,尤其是好教師的教學如何能令更多學生得益,是否應有點創新想法,讓優秀同事們的好教學,讓同學及教師分享。例如,有教師特別擅長解釋數學概念,能循序漸進,分析得有條不紊的,為什麼不讓他同一時間教多幾班?
群組中立即議論紛紛。

「沒可能,時間表很難編排。」
「我校每年都為教擔爭辯不休,教多少班、教那幾班,承擔多少個課外活動組,需否帶學生境外遊學等等。總之,每人公平分配最重要,都堅持看得到的公平才是公平。」
「我校的老師都很謙虛,你推我讓,想不到那位會承認自己教得好,可多教幾班學生。有些遇見教過的上一年學生小息前趨前問難題,也立即推卻,叫他們問今年的老師,以免不好意思,破壞老師間關係。」

在教育界多年,怎會不知道上述這些煩惱和限制;有時到學校支援,談共同願景(shared vision)、目標要一致,要賦權承責,各展所長,以至學校不能辦得似工廠,只機械式分工,應以學生為中心等大原則,一遇到教師利益、升職等問題,都變質了。

仍會積極的談資源共享,全校教師當然差異很大,難達共識,但仍可在學科組、級組,以至幾位同事,自組專業學習社群,分享知識教材,及教學影片,凝聚共力(synergy) ,而不是爾虞我詐,因競爭而摧毀專業。

2018.1.25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資源共享

自從Uber, Air bnb, ofo.bike, 等創新行業及服務盛行後,資源共享的概念已耳熟能詳。經濟科的第一課,就是說如何分配有限資源,以滿足無盡需求,不讓有用的資源閒置,是必然的
那麼,學校的資源又如何可共享及利用,以令學生得到最好的學習利益?

學校的最寶貴資源不是硬件設施,而是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能量。

一直以來,我們的制度架構是把教師分工,每人教多少班、多少節,承擔多少課外活動,越平均越好,少爭拗,各家自掃門前雪,是工廠式分配。這樣分工,是建立在人人平均的良好意願,其實也錯誤地假設毎人的教學能量、態度都非常相近。當工作分配越平均,而教師教學差異越大,學生就要聽天由命,部份會受到最不公平的對待。

隨著資訊時代的來臨,學習知識及能力要求亦急促轉變,教學的機械式分工應否有所改變?
這當然牽涉職級薪酬架構等問題,我在想,假如不改變這些,而又假設學校教師團隊融洽,合作緊密,且各有所長,那麼,某科教師在講解概念特別出色,令他教的一班學生都很容易明白,同級的其他學生如何才能受惠,共享這寶貴資源?

是否可局部改動時間表,大班聽講(150) ,小班(20) 討論、解難、做課業?更簡單的,優秀教師講解錄成教學影片,資源共享。

2018.1.18 原文刊放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把課室的圍牆拆去

標題的意思,是指學習不再局限於課室內。

以往,談在課室外學習,多是指被稱為非正規課程的課外活動,從組織各類學會,到參與制服團隊,而掌握的領導、溝通、解難等能力。及後,又多了到博物館、歷史文化遺跡,及各類特色公園、公共及工商機構等作實地參觀和學習,既提升興趣,亦可引證課本上的知識,非常吸引,又可利用資訊科技,一邊參觀、一邊在ipad儲存訊息,可答問,可拍照,更結合虛擬情境,使學習立體化,被稱為「流動學習」(mobile learning)。有了新科技,學生能整理學習所得,又易於日後把學習成果展示,帶進課堂。

現在,差不多每所學校都有為學生組織境外學習團,體驗各處地方的風土人情,文化歷史,以至學生間相互交流,分享心得及經
驗,學習不再沉悶,更多姿采。

可惜,此類學習成果,不能變成具體的數字,展現在成績表上,以助學生升學。就算如何努力設計評核表,顯示學生的喜愛、意向及所達至的能力,都不夠學科考試成績那麼有效度和受到重視,此是因為升學要求,例如入大學的條件基本上沒有改變,這些流動學習的價值也只能被邊緣化。

看過很多學校教師,花很多時間、精力、心血,策劃、設計、帶導這類流動學習,靠的只是「為學生好」的信念和熱誠,不無感觸。

2018.1.11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如何應用教學影片照顧學習差異

上期提到照顧學習差異要有針對性規劃及目標。

先以中學的正規學科學習為例,絕大部份教師都希望學生的公開試成績能得以提升,所以課後補課是主策略,尤其是考期前的一段時間,但多是整體式補課,多聚焦於如何應付過往考題,及針對難點解釋;在時間緊廹之下,亦難就學生的差異而設計教學,對想學,卻需過程時間(process time) 理解概念的相對「落後生」幫助不大。但現在資訊科技的進展令教學影片易於製作、儲存、修訂及重溫,多「版本」的自製影片是照顧學習差異的竅門,在本系列的較後部份會再談方法。

最重要的當然是課堂上的教學有趣有效,大部份學生都有動機學習,雖不是為某一部份學生而設計,但整體學習氣氛良好,學習成果應成正比。電子教學的盛行,以影片輔助教學比以往普遍得多。

教學影片可分為三大類:一是教科書商附送,以powerpoint為主;二是教師在互聯網上搜尋及下載影片作教材,三是教師有目標的自製。第一類是統一的標準教材,與教科書無異,不會把照顧差異作為目標,有時會有些分層習作或pop-up小知識之類,作用不大,不多說了。

第二類的下載影片,其效能及作用亦視是否符合學科教學目標而定。其中,有關科學知識、地球生態或歷史發展等紀錄片是常用的教材,透過影像及講解,令學生能掌握知識及內容,比單從課本及文字中學習有更好的效果,教師們都完全理解。至於有關語文科學習的影片,如話劇、音樂劇,我不熟悉、不置喙。嚴格來說,找好的影視教材輔助教學是基本功,與是否推行電子教學關係不大;不過,現在搜尋、下戴、儲存、優化與分享教學影片容易和普遍得多,校內同事如在教學行為上有協作互助的意識及行動,教學效能定有提升,此亦是校內如何建立及管理教學知識(knowledge managementKM)的重要一環,KM 並不應只是學生的數據管理,如出缺率、測考成績、課業記錄等,教師教 學能量的積累更重要。

另一類常下載作教學的影片多與社會事務相關,有人物訪談及事件追蹤等,多用於通識教育科,此類影片不一定與知識內容相關,不是以傳遞知識為主要目標,不是為教學而製作,教師要利用這些影片輔助教學,如何恰當運用要靠教師的功力,即如何剪裁、選取、調動影片,何時配以相關提問、那時提供機會讓學生作深入討論等等,要妥善策劃,而不是要求學生在課室內坐定定,長時間看完影片,作討論和填答工作紙


除了在互聯網上下載影片外,教師自己攝錄及製作影片,已很普遍。一來因爲「翻轉課堂」的推行,二來科技設施令製作簡單容易。既是自製,就能較針對教學目標,一般數、理、經濟等學科,都以澄清概念、輔以PowerPoint,由老師單向講解為主,最重要的是講解要清晰、層次要分明,能針對難點釋疑,較教科書商附送的PowerPoint 更細緻,學生都喜歡看,才有效果。

如校內教師團隊有良好協助作習慣,這些講解式影片可以分工,甚至全由最擅長澄清概念的同事負責便可。整理好後,可以在課前,課內及課後讓學生作預習、學習、溫習及測考前重覆翻看之用,是很好的自學教材。不過,究竟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看相對沉悶的教師自製影片是另一課題了。


近來,點撃頗多的是教師或學生填詞彈唱的教學影片,但都只是以提升學生興趣為目標,對需理解學習概念及內容幫助不大,熱潮一過,很快會沉寂,學習效果其實不強。
                                                                          (照顧學習差異系四之二)
2018.1.08 原文刊於678期教協報〈見微集〉

教學影片的應用 (三)

到中學聽資訊科技教學分享,講者原來是十多年前就讀經濟科教育文憑的學生,他講解如何利用自製教學影片,剛好是我在本欄寫的課題。

他示範了如何利用一個軟件,剪輯影片,既可在畫面上逐步畫上圖表,展示供需求曲線的移動;又可以在適當位置,插入其他圖片及文字闡述概念;以及列出問題,測試同學的學習成果,作記錄及回饋。該軟件又可以有畫外音,及讓教師變身為youtuber, 偶然出鏡,可與學生互動。 影片所見,教師教學非常生動有趣,且與學生關係良好,製作也不太粗疏,也是吸引學生肯看或翻看影片的原因。


當發覺某些學生原來不懂之前的基本概念,也就另製影片,有針對性的解釋及提供前設知識;例如發現學生對金錢交易認識不足,也就沒可能理解M1, M2等概念,他就化身消費者,到附近商場店鋪拍下用不同貨幣、信用卡,以至新流行的「支付寶」之類購物,讓學生理解各種可能性,學生都覺得新鮮有趣,感到親切,學習也事半功倍。這樣做,既照顧學生的差異,及重要的是提供鷹架(scaffolding)
,支撐學生學習上的不足

這就是把課室的圍牆拆除,把學習搬到家中,及任何地方,只要學生肯看教學影片就成。
講者說雖然已能純熟製作影片,仍很花時間,應要同事分工及資源共享。

2018.1.04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