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Uber, Air bnb, ofo.bike, 等創新行業及服務盛行後,資源共享的概念已耳熟能詳。經濟科的第一課,就是說如何分配有限資源,以滿足無盡需求,不讓有用的資源閒置,是必然的。
那麼,學校的資源又如何可共享及利用,以令學生得到最好的學習利益?
學校的最寶貴資源不是硬件設施,而是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能量。
一直以來,我們的制度架構是把教師分工,每人教多少班、多少節,承擔多少課外活動,越平均越好,少爭拗,各家自掃門前雪,是工廠式分配。這樣分工,是建立在人人平均的良好意願,其實也錯誤地假設毎人的教學能量、態度都非常相近。當工作分配越平均,而教師教學差異越大,學生就要聽天由命,部份會受到最不公平的對待。
隨著資訊時代的來臨,學習知識及能力要求亦急促轉變,教學的機械式分工應否有所改變?
這當然牽涉職級薪酬架構等問題,我在想,假如不改變這些,而又假設學校教師團隊融洽,合作緊密,且各有所長,那麼,某科教師在講解概念特別出色,令他教的一班學生都很容易明白,同級的其他學生如何才能受惠,共享這寶貴資源?
是否可局部改動時間表,大班聽講(150人) ,小班(20人) 討論、解難、做課業?更簡單的,優秀教師講解錄成教學影片,資源共享。
2018.1.18 原文刊放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