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評互評

中、小學的各科學習工作紙,常充斥着「自評、互評」等問卷式項目,感到不安。

「自評、互評」的出現,可能源自對所謂元認知(metacognition)某些觀念的實踐,即優秀學生會自我監控學習,包括養或良好學習習慣,訂立目標,應用學習策略,並會不斷在學習歷程中,自省及反思問題所在,再加以改進。

上述的自省反思,是學生在一定的知識基礎及成熟的思考上,才容易發揮,亦無一定的規律,有時思考怎樣解決學習難點,如何調整作息與温習時間,需否改變學習方法,或要閱讀更多參考資料等等。把這些反思簡化成一份簡單、劃一的自評問卷,如「我學會了什麼之類」,以為是有统計數字,就是「評」,沒大意義,因沒有對自己在學習上有「回饋」(feedback),或有「由此到彼」的學習改進和增益。

「評」,大多應由有豐厚知識、高能力的人做判斷,同等能力的同學可「互評」什麼?都沒能力「評」產出(output)優劣,但當看見同學的產出與自己不同,例如每位同學的作文,在描述街景都用了不同詞彙,就可交流分享,那就是互相學習,不是填問卷的「互評」,且學生都有一定水平,互相欣賞,才有果效。

在學習的過程中,「批」、「評」等字眼,常展現在國內的「篩選」及「應試為本」教育,所以要统一模式,機械化設計,爭先評比,才有分數高低,才顯示成就。
但願香港的教育,能保「兩制」,有多元特式,「在地化」應用教學知識,不需向「一國」靠攏,搞標準化、框架化、運動化。
2015.7.02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