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發展計劃的問題與局限

上期《學校改進與教學改善要有針對性》一文中,最後提及學校都受什麼要撰寫三年發展計劃綁緊,以為每三年「搞」及「推」一個「新名詞」才符合要求,或被認為是進取」,今期分析其問題所在。

自二零零年推行教改,早期,一直有幾項極紛擾學校的問責措施,學校發展計劃(School Development Plan)、學校自我評估(School Self Evaluation)及校外評核(External School Review),到現在仍困擾教師。就在這一、兩年,學校發展計劃的三年循環期剛到,學校就忙於「尋找」「新項目」成為關注事項,以填好規範表格,有「強弱機危」、「預期成果」、「實行策略」、「成功準則」、「評估方法」等,上呈、上網,以增透明度。但為甚麼要進行這些「新項目」,要針對學校改進的哪些問題,為甚麼是三年要「尋新」,不是五年十年,項目如何評核其成效等等問題,很多時都因為教務工作繁重下,及在沒清晰及豐厚的知識理解學校改進的理念及策略,也就變成人有我有,走過場式的項目,徒勞無功。

這其實很難怪學校要應付政策指示,而漸漸淡忘反思和判斷「甚麼才有效,甚麼才應做,是否具成本效益,新項目為甚麼好過優化舊項目」的意識及能力。

就以上文提及的幾項措施為例,推行的背後都有很強的理由。

從管理的角度看,學校應該有一個系統性的策略改進計劃,循序漸進,以達目標,是很理想和自然的,也就是非常空泛的計劃(Planning)、推行(Implementation)及評核(Evaluation)了,照做就是,反正有規範表挌(template)可遵從,只要做好三個關注事項就可以。

問題就出在學校發展和改進項目極多,這三個項目規模大小,如何具針對性,是否學校改進的優先,如何凝聚學校共識,涉及很多教學專業知識,大量數據(最主要是學生成績、增值表現等),教師教學能力及學生課堂表現等等,改進都要有針對某個具體問題而改善,而很多都不是太大型,全校性的。例如:在全收第一組別的英文中學,有一、兩科學生成績持續幾年下降減值,自要找出原因,有針對性的改善,這項改進行動,成功指標具體而明確;又或者大量學生都來自弱勢家庭,入學時成績水平差,學習動機極弱,需要拋開教科書,設計合適課程,多體驗式户外學習,做好班級經營,這是較大型而重要的學校改進,理念要清晰,更要凝聚教師共識,有專業培訓,但成功準則卻相對模糊,改進前期,質性多於量性,且要較長久持續的跟進。

上述兩個例子,都多不會放在學校三年、周年發展計劃內,即學校真實的情境情況不會在計劃內描述,以免學校及學生都被標籤,就只好找一些更普遍性的「流行」項目,作為發展計劃了。這本來無可厚非,確實是政策要求,又要顧及教師、學生、家長等心理,總之,有改進就是好。

不過,學校現在不用在四大範疇,二十九個項目上作自我評估,打分,只需向校外評核小組展示和檢視關注事項,就容易出現不對焦的學校改進項目。例如第三組別學生課堂學習動機弱,是因為教學沉悶,缺乏合適視聽教材,應對症下藥,第三組別學生要教師關懷指導,學得豐富,有適切回饋,階段性成功感,但學校的潮流關注事項卻是「自主學習」和「電子教學」,在三年內製作教師教學影片,或大量練習工作紙,放上某個網絡平台,讓學生自主學習,成功準則是一千條影片及習作。課堂教學講解沉悶,拍片、「翻轉課堂」就不悶,會自主學習?

是否對焦式的改善,讀者自行判斷。
2015.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