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與教學改進:聚焦、深化、持續

上星期蒙教育局邀請,在小學課程領導的聚會上,向約四百位小學校長及中層領導主講一小節,題目為「學會學習2.0- 整題課程發展新里程。

我其實沒有甚麼發展新思維,只是在領導優質學校改進計劃時,先掌握多角度的學術知識及教學理念,在支援學校的過程中,探究及反思教學行動效果,把經驗總結和概念化(conceptualization)
在主題之下,我加了兩點:「聚焦、深化、持續」和「為何做、做甚麼、如何做」。

常認為學會學習之類的願景,太浪漫而空泛,像天上的星星,可觀而摘不到,但作為教育或課程的引領,無可厚非。當2014年修訂基礎課課程指引,提出在課改十多年的現階段,要集中在「聚焦、深化和持續」課程與教學改進行動,是正確的方向。

甚麼是聚焦?

宏觀點看,是指學校的發展計劃與學校最廹切要改進的項目的關係?發展計劃的關注事項是否憑證為本(evidence-based)?數據引動(data-driven)

我在上兩期寫的兩篇文章《學校發展計劃的問題與局限》及《學校改進與教學改善要有針對性》,就是談適合本校校情,有憑證的制訂行動計劃,而不是跟潮流,找個新名目推行,例如學校弱勢家庭學生多,學業水平落後,學習動機弱,也就應聚焦於設計恰當課程,搜集更豐富的視聽材料或利用合適資訊科技,給與足夠學習過程時間,做好班級經營,多些關懷,就是聚焦於弱勢學生的學習。不過當現在風行電子教學,有學校製作大量電子習作或錄影教學作「翻轉課堂」之用,並作分享,以為創新行動就是如此,精力都用在製作,而不在探究效能。

所謂數據引動,並不是只看某些標準試成績,而是指在學習的歷程中,一直要憑數據檢視是否學得到的問題。

甚麼是深化?

我一直最關心學習效果,要知道甚麼教學行動有效和具成本效益。說易行難,評鑑教學行為的效能非常複雜、專業,有學理、有研究,曾引述學者Hattie的學習效能的後設研究(meta-analysis),這裏不贅;而且小型的行動容易控制和記錄效果,大型的全校行動效果不易量度,較模糊。我提的並不是「堅離地」的學術研究,而是用較多教學經驗和常理(common sense),反思和判斷學習效果,例如花了大量動作和資源在行動上,只得輕微效果;或明明想透過行動令學生在寫作技巧上有提升,卻只是得出學生的互動增加了的結論,是無厘頭的。我較喜歡「深化」這個詞,有深入些探究的意會和思維,而不是輕輕改善優化某一項行動。

談學習效能不能不提不同能力的學生,所以接受及照顧學習差異這課題是教師永恆的任務,不存在過往三年發展計劃已搞了「照顧學習差異」,現在要新搞「自主學習」、「電子學習」的思維,而是具體些,有焦點的為甚麼學生提升甚麼學習效果。

在這裏再提:在照顧學習差異的策略上,各校有否總結出一些心得?有甚麼值得做與不值得做(Do's and Don'ts),有效與失效?

甚麼是持續?

2000年課改到現在,不談學制課程及考評的重整,學校仍有很多「新猷」,都不一定是教育政策要求,有推動四個關鍵項目,共通能力,又有所謂培育多元智能,學習及提問技巧,一輪「腦操」、「腦圖」,又全校搞合作學習,「元認知」一番。

我們可自我檢視,有那些是有效果,有持續性,可留存優化深化呢?

現在自然是流行「自主學習」、「電子學習」、「翻轉課堂」。
相信自主學習是近來各校發展計劃的一項,但為何要做?做甚麼?如何做呢?

我寫了相當多有關自主學習及照顧學習差異的文章,可到教協網頁或QSIP網頁 http://www.fed.cuhk.edu.hk/~qsip/article_new.html下載。
201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