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什麼 考什麼

這是評估(Assessment)的一個重要概念。

「教什麼,當然是考什麼啦」,有什麼好討論?

當學生在學習上的產出是要考紙筆試,展示所學知識內容,這個概念較容易理解,即考試要有內容效度(content
validity),最基本是在課堂上用了百分之二十時間處理某課題,試卷上也要有相近的百分比。所以考課外知識以增加考卷深度,方便找出更高分的優生是不合理,失去效度,因為每個學生的課外知識都不同。

如教的不只是知識,是「能力」,就難準確掌握「教什麼、考什麼」了。假如「能力」是指較高階思維、探索、評鑑、創意等,而教學時又提供機會讓學生自我發掘問題,相互交鋒,有效討論,鼓勵創新等,但在考評中,卻沒法在試題中描述情境,閱讀個案,讓學生發揮高階能力作答,也就是教與考不一致,所學的沒公平地「展示」出來。

這還好,因為「求仁得仁」,學生真的在課堂學習上擁有高階能力,只是不一定考得高分。更多情況是,課堂上有很多以為是培育能力的互動活動,實際上目標模糊,學習成色差,含金量低,不知學了什麼,但考試又是傳统的方式及要求,要靠温習背誦,考到什麼成績與課堂活動上學什麼,或教什麼無大相關,確是一個吊詭。

現在流行「自主學習」,應是「學什麼、考什麼」了,只是「教什麼、考什麼」也難於一致,怎樣做到「自主學習」吻合「學習產出」,是同步的?

忽發奇想,如果每一個學生都到補習社補習,看錄像,又考得好成績,這豈不是最有效的自主學習?
2015.6.18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