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次頗有意思的課研。學生都是第一組別,能力好,全英語授課。中二級的綜合科學,課題是與酸鹼性相關的化學知識。
在備課的討論中,教師們希望從依書直述,跟餐單做實驗的固有教學模式,轉為放手讓學生設計實驗,即時錄影過程,整理重點及講解發現,並進行互評及自評等等。
提供給學生的物料包括三種稀釋的氫氧化鈉、氫氯酸、乙酸溶液、生銹釘多枚,沙紙、熱箱、試管、木塞、檸檬汁等等,目標是找出影響去銹能力的各項因素。實驗前, 有不同形式的教學輸入,學生都掌握酸鹼性的基本知識,與設計實驗的步驟等。學生都投入,依指示做足,設計大都接近,得出各溶液的去銹程度。不過,教師期望學生能更進-步,在設計或討論時思考溫度、搖晃力、銹釘的質量、如何更準確量度等等。
同級的全體同事都參與了備課、教授、觀課與所有課後討論。
「我們的目標是否不夠清晰,同一時間要求學生做到從實驗到評估的能力是否過高?」
「如何從依樣畫葫蘆的實驗到放任式設計之間的層遞和鋪排,才能做到有提示,又不窒礙自我探索的效果?」
「原以為自變項、應變項等應很熟,原來仍混淆,要加強鞏固已學知識了。」
還有很多反思。這種共同的課研經歷和高質討論,在教師培育上,很有價值。
2021.5.27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