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llbeing

上兩月,系內同事邀請我參與了一個有關leadership and well-being

的教師培育計劃,此是與慈山學院合作的一個體驗式學習活動,對象是學校中高層教師,就在慈山寺內進行。我well-being 的認識很淺,也就抱着共同學習的態度,渡過了三天、朝九晚五的學習,感覺良好,說說個人的體會。


培育教學領導,最重要的是能結合理論與實踐,well-being 很難有一個中文名詞對應,是一種在工作、生活、健康、思考、以至心靈上,處於良好平衡狀態,有滿足感,有暢態。同事們設計了由控制及修鍊個人情緒、到如何與同事相處、建立同理心及發揮團隊共力,再進而轉化整個組織文化的蛻變之旅,很有意思。在過程中,多援引及討論wellbeing的故事,不談表現準則及指標。


體驗活動,要有良好的情境,慈山寺的建築設計、草木佈局,有其特色及優勢,無論在園林中漫步,在展館看佛像,或浴佛供水,都令人心境澄明;穿插在學理解說之間的禪修及正念淨化活動,自然而恰當,效果亦不錯。


內地正熱哄哄的討論「內捲」現象,在激烈競爭的經濟社會下,各機構爭相鬥延長工時,狂加工作量,搶奪那已固定的市場份額,是「互片」,被剝削,工作及生活質素大降,難怪很多年輕人寧選擇「躺平」,hea hea 的過活。


學校的周年計劃及關注事項,要加上well-being了。


2021.7.9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