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班教學Vs小組活動

在《學生能力國際評估計劃(PISA)》之類的國際測試,歐美國家的中、小學生成績都低於中國及香港、韓、新、日等亞洲國家,尤其是數理科,英美政府及學者紛紛進行研究,想找出原因。

學者David Reynolds的一項研究報告,比較了英國修咸頓和中國南京九至十歲學生的數學測試結果,中國學生分數比英國的高百分之二十到三十。研究人員利用視頻分析課堂教學過程,發現兩類主要模式:一是以教師用黑板、PPT之類作為教學工具,同時透過問答方式檢驗學生的理解程度的「全班教學互動式」,中英兩地用於此類模式的時間比率為72%24%;第二類是把學生劃分為不同小組進行個人及小組活動,中英兩地時間比率為28%47%。結論是:高成效教師會花更多時間於「全班教學、師生互動式」,而僅僅是個人及小組的「生生互動式」,或只讓學生自主操作。Reynolds 更為越來越多學校再加強全班教學而失望,認為這種模式有利改善大多數科目的成績。

英國教育部長Nick Gibb更大聲疾呼,希望英國學校在數學及科學這兩大科目,回歸整體教學模式。
這個呼籲,與時下流行「還課堂給孩子」的「自主學習」背道而馳。

進步主義教育者自然不以為然,認為中國的教學模式只為應試,嚴格的班級紀律加補課,會扼殺學習興趣和創意,並犧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不是教育的全部。

誰是誰非,還是回歸基本:學校的教育目標是什麼?能就文化情境,教師能量、學生能力及學科特性的基礎上,有針對性、有焦點的改善教學,才真正有效。
2014.12.28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EAR

談有效學習,常用一個首字母縮略詞(acronym)EAR概括。

E Engage in learning,學生是否參與或投入學習,是「學得到」的最重要基礎。無論教師如何學識淵博,自我感覺良好,沉醉於講解中,而學生卻不明所以,魂遊太虛,或處半睡眠狀態,是沒參與學習,教學怎會有效?

此所以很多教學策略都強調互動(interactive),也就製造機會讓學生協作,分組討論和展示;不過,參與活動又不一定達到學習目標,含金量低的話,只有「動」,沒「學」,那就不及專注聽一課講解清晣,有問有答的好課,後者的「參與」更高、更有效。

A Anchor the learning,是在學習過程中,如何運用學習策略,鎖緊已理解和學到的。此所以長時間只在聽清晣講解,沒有機會思考、發問、整理已學習的,學到的很快消逝。多做「筆記」,利用「圖象」幫助聯繫知識,多問一條探究問題,提升內在興趣,也就是深層學習者(deep learner)的策略。

R Retain the learning ,是如何把學到的「存留」,以為日後所用;簡單的說,是如何能在考試中展示。這是相當困難的部份,以往的想法,教師只要上課時做好講解,學生做好家課,再靠自己的努力,多温習,靠記憶,到時到候考好試就是。這一直是對傳统「乖」「好」學生的要求,隨着普及教育的實施,學習差異擴大,而考核的能力有所不同,期望所有學生自我「存留」學習是有點緣木求魚。

有些學科仍然要靠多做練習,熟能生巧;有時又要設計多樣化問答(quiz),連續性小測,加點獎懲元素;甚至要就學習內容「教」學生温習,「存留度」才會高些。
2014.12.25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編班

講座上,家長問:「我女兒小學成績很好,是第一組別,派來這校時很高興,卻入不到精英班,感到沮喪,成績也大幅下滑,學校可否調整編班政策?」

如何編班一直是學校及家長都關注的問題,尤其是多第一組別學生的學校。幾十年來,各種形式,各類爭辯都經歷過。

最早期以成績分班最常見,總平均分最高的四十名入甲班,餘此類推,理由是「容易教」,最客觀。這是從傳统講解式教學,標準化測考的原則理解「易教」,好班教多些快些,差班少些慢些,成績有分別也理所當然,基本上沒有考慮從學生是否學得到的角度看問題,更不知道總平均分展示學生整體成績是不客觀的,因各學科的分數重量(weightings)不同,不能相加。

對成績分班的最大質疑是所謂標韱效應(labelling effect),則被配置至差班的學生感覺不好,被教師及其他學生歧視,所以又有把差班叫甲班,好成績叫丁班的自欺欺人方法,及後又以學科能力分語文班、數學班、半精英半混合、人數多寡不同班,又為弱班做積極性補償,如有助教之類,因語言微調政策,又分中英文班。

形式林林總總,罄竹難書,學校都經歷過很多試驗和改變,都可以說成是為學生好,照顧學習差異的策略。

學者Hattie 研究大量學習效能的研究,結論是班級的人數與組合效能(class composition effects)其實不高,如何分班的效應值(effect size)都低於0.3,對學習的影響根本不顯著。

編班形式已長期運作,政策優劣亦很難判斷,不過學校確實很少在編班前,理解對個別同學心理及學習上的影嚮。
2014.12.11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自主學習」的對話

聽「自主學習」及「翻轉課堂」的分享,講者都很興奮。課堂片段上,學生表現也不錯,肯討論,有展示,算流暢,可運用大、小黑板等,有較高參與度。

聽到「好」教學行為,總想更深入探究。

「學生為什麼有此表現?」

「我堅持他們要做預習、做導學案,鼓勵他們互相合作,並養成展示習慣,連在小黑板上的字體大小,說話的音量語調,都有要求,要訓練他們。」

「學生為什麼如此聽話,肯做預習,能應付要求?」

「我有個獎懲制度,做導學案有分加,課堂好表現又有禮物,學生都很投入。」

「他們以前學得如何?成績怎樣?」

「都唔錯,雖然是第二、三組別學生,連續多年都八、九級增值,我這科很深,每年大約只有十二、三位同學修讀。以前是講解為主,條條題目都清晣講解難點,課後要做大量習題,我追得緊,又補課,與學生關係也不錯,他們都會交家課,所以肯做預習及討論。」

「對你日後的教學有什麼影響?」

「這個經驗很好,反正學校都要推自主學習;我只試了兩、三個月,只做一、兩個課題,現在會攝錄自己講解部份,我只用手機對着習題,用紙筆解釋,很快,以後學生都要在家先看,才上課,堂上討論。」

「那會否有信心保持成績?」

「有,學生都肯投入參與,課內課外合計,我這科學習時間都延長了。」

「學生在其他科的自主學習如何?他們如何分配時間?」

「我不知道了,各科自主。」

突然浮起兩個問題:學習的好成績應如何歸因?課堂內外學習是如何平衡的?

 2014.12.18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習而不得其法

三十多年來,每周都打三、兩次壁球,又練習,又比賽,近兩年負多勝少,常反省如何才能改善。要改進,只有兩個因素,一是技術,二是氣力。技術要長期練習才可掌握,邊際增值慢,再努力也有點遲,只好從氣力着手。

早幾年長跑盛行,朋友都跑過全馬、半馬,看來簡單,也就試試跟風,練氣,每周末,都去跑十公里,又訂下每次較上次跑長一些的目標。同時,周日就到健身室,做些負重訓練,希望長些肌肉,擊球時力度猛點,救球時腳步穩點。

做了數月,正感覺良好之時,膝蓋開始痛,而且持續,也知道是練而不得其法,或是過度運動,關節受損,肌肉疲累的後果。

唯有小休兩月,少了運動,總有點不順暢。上月,又蠢蠢欲動,見周末日河畔,年青人三五成群,戴上繽紛頭盔,騎着型格單車,馳騁往來,好不威風,心生羨慕,踏單車應較輕鬆容易,也就躍躍欲試。

那天,同事見我右踭貼上厚厚膠布,左臂一片瘀黑,急問原因,只好從實招來,是十多歲已全面掌握的單車技術,四十年沒用的後果。

同事笑說:「你培育教師,不斷提改進要建立在自己的已有基礎上,且要在地化,顧及情境因素,為什麼會知而犯錯?」

回心一想,說得有理,漠視年紀及身體狀況,且跟風做運動,自然事倍功半,甚至有反效果,更重要的是,要準確理解練習的目標。

近來,學校及教師間的分享和學習很多,學什麼和如何學也要考慮情境,清晣目標。
2014.12.14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學習的理由

朋友送來一套台灣紀錄片,由一位十四歲國中二年級生拍攝,片名《學習的理由》,紀錄自己及同學們在國中階段對學習、測考及未來的想法。

小導演就讀位於宜蘭的國中很特別,踏獨輪車、舞蹈、戲劇,跟語文、數學一樣列為正規課,專題報告及表演展示會取代紙筆測驗,課程是讓學生充分探索和選擇學習什麼,尋找自己的熱情。但是,如果他們要繼續升學,還得經過「國中基本能力測驗」(基測),依照成績分數高低,進入不同的高中,競爭較香港的派位激烈得多。

零九年,這所沒有分數及排名的學校,第一次面對基測,這個中二生,就決定拿起攝影機,拍了這套原名《不想考基測》的紀錄片,看看這所學校、這些學生,如何面對這個新的遊戲規則,服膺於考試制度的安排,還是繼續尋找學習的熱情,自己的理想。

影片追蹤訪談連自己在內的五位同學,穿插學校生活及活動片段,家長的期望及支持,教師的同情及訓誨,內容豐富而有深度。

受訪的國中生都是純純的,多才多藝,能彈擅唱,體藝出色,表達能力好,對成功與失敗有深刻的思考,理解制度的規限,抉擇的困難,只是知道,他們的基測成績應不到水平,不會進入較好的高中。

每一段訪談都帶出很多年青人如何看教育,看统一課程,看學習與未來的關係,都是自然,發自內心,卻不負面消極,卻帶着對為什麼不能學自己想學的,要受統測合模的質疑。

推薦給教師、家長、成年人們,聽聽年青人的聲音。
2014.11.20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什麽是理想的學習

台灣十四歲中二生拍了一套紀錄片,訪問了同班同學,什麽是理想的學習?

他們就讀的一所國中,學業水平不高,有另類非傳统課程,較重學生個性及體藝,都能彈擅跳,作詞編舞,揮洒自如,師生關係極好,學校就像一個大家庭。

「我一、二年級就是那種只會考試的人,一直讀書,成績都很好,但沒有自信,每次的壓力都很大,因沒有把握的事不想做,我特別喜歡跳舞,在這邊看到很多孩子的潛能都能發揮,便轉校過來,怎知學校現在也要被廹隨波逐流,考標準化的基測。」

「我想做一些實作的東西,從實作的延伸裏面去學到,各個領域的知識,我想學做船,我得研究古時候的船是怎麼做的,就要學文言文,又要用最先進的技術造船,就要懂外文和數學,學習要做一個結合,要用同心圓方式擴散出去,才是好的學習方法,有人說過,未來都沒有鐵飯碗,單科的學習在往後的職業根本沒辦法使用。」

「學校著重人文,發揮學生潛能為本,卻不知我們這種跟傳统不同的學習方法,基測成績會怎樣,這樣學習是成功,還是失敗,所以會很慌啊!」

「我沒興趣為考試學習,但終究還是會得到一些成就感,其實感覺也蠻不錯的,但考完之後能幹嘛,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狀態,就像你吃後很有飽足感,但沒有吃到真正有營養的東西。」

還有其他很多有意思的對話。

除了學生導演天才橫溢外,位位同學都多才多藝,思考有深度,確實不需考基測來證明,但也逃不過要考入學術高中的「唯一」出路。
2014.11.27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

讀書的理由

台灣十四歲學生所拍的紀錄片《學習的理由》,其實是要探討國中生能否主導自己的學習,以追求人生的理想。

學生們入讀這間名為「人文」的一條龍國中小,是選自己喜愛的課程,可唱歌跳舞演奏,現在卻要考基測,很沮喪無奈。

以下是其中一段導演與女同學的對話。

「你喜歡基測嗎?」

「不喜歡,因為考試……就是沒有人喜歡考試呀。就是那些你不想學,又不能不學的,因為要考試才去學,要背。」

「考基測是檢驗你在這裏學了什麼。」

「學不就是背嗎?」

「那假如說今天你不用為了基測而讀書的話

「那就是為了考試讀書啊,為了基測以外的考試,那就為了升高中而讀書吧。」

「如果今天是你升高中不用依考試來分配

「啊…..」停了很久,「那就把學校的考試考好吧。」女同學很認真的回答。

導演不想考基測,休考而拍這片。他成立了不想考基測服務處,辦講座,向同學解釋:「我的一位同學,非常有音樂才華,隨便摸摸鼓,就會打,吉他一放上手就會彈,但是他的考試分不很高,原本為自己的人生築夢,這個制度,使他變成了為過日子而過日子。我拍這部片,是讓觀眾看到自己學習的初衷,為什麼人生而努力」。

拍片期間,基測亦放榜,他突然做一個決定,用一個月時間密集讀書,補考基測,或者想證明自己不是不想讀書,才叫人不考基測。

東方社會,讀書為了考試,其實已變成基因,根深蒂固。
2014.12.04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