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班

講座上,家長問:「我女兒小學成績很好,是第一組別,派來這校時很高興,卻入不到精英班,感到沮喪,成績也大幅下滑,學校可否調整編班政策?」

如何編班一直是學校及家長都關注的問題,尤其是多第一組別學生的學校。幾十年來,各種形式,各類爭辯都經歷過。

最早期以成績分班最常見,總平均分最高的四十名入甲班,餘此類推,理由是「容易教」,最客觀。這是從傳统講解式教學,標準化測考的原則理解「易教」,好班教多些快些,差班少些慢些,成績有分別也理所當然,基本上沒有考慮從學生是否學得到的角度看問題,更不知道總平均分展示學生整體成績是不客觀的,因各學科的分數重量(weightings)不同,不能相加。

對成績分班的最大質疑是所謂標韱效應(labelling effect),則被配置至差班的學生感覺不好,被教師及其他學生歧視,所以又有把差班叫甲班,好成績叫丁班的自欺欺人方法,及後又以學科能力分語文班、數學班、半精英半混合、人數多寡不同班,又為弱班做積極性補償,如有助教之類,因語言微調政策,又分中英文班。

形式林林總總,罄竹難書,學校都經歷過很多試驗和改變,都可以說成是為學生好,照顧學習差異的策略。

學者Hattie 研究大量學習效能的研究,結論是班級的人數與組合效能(class composition effects)其實不高,如何分班的效應值(effect size)都低於0.3,對學習的影響根本不顯著。

編班形式已長期運作,政策優劣亦很難判斷,不過學校確實很少在編班前,理解對個別同學心理及學習上的影嚮。
2014.12.11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