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教育部長要求學校向中國取經,回歸全班教學模式,認為此是提升成績的不二法門;中國教育卻又向西方學習,讓學生多些小組活動及自主學習,才能培育多元能力,以應付未來世界所需。
問:「如果全班集體與個人小組是學習的相反取向,上述一個向左轉、一個向右轉,對香港的學校有什麼啟示?」
答:「這要先討論香港學校的教育目標。」
問:「即是說,要考試有好成績,就要全班教學,講授為主;要發揮潛能,就要多些小組活動,自主學習?」
答:「我們又誤入一個非黑即白的選擇中。請看國內『還課堂給孩子的自主學習』,學生們在入課堂前已做好預習,課堂上都是學生們的協作、討論及展示,表現出色,都不是講解式的全班教學,你認為學生考試成績如何?」
問:「應該不會差吧?」
答:「對,國內學生成績一樣很好!」
問:「為什麼英教育部長認為要回歸全班教學,提升成績?」
答:「學生勤奮,在家裏有備學導學,無論課堂內外,學習內容都與考試有關,升學的外在動機和誘因都極高,什麼學習模式差異不大。」
問:「那麼,英部長是學錯了?」
答:「對,他誤以為只要改變學習模式,學業成績就好,其實『勤奮』、『苦學』、『家長要求』、『向上流動』才是因素。如西方教育目標不純為應試,較重其他發展,是錯配。」
問:「那香港可照搬國內自主學習的一套了。」
答:「我不會如此說。『形式』很易學,但先釐清學習目標、成功因素和學習活動的效能。」
2015.1.08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