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了兩篇〈好課〉,繼績有以下對話。
「是否把學習內容解說清楚,學生考得好成績,就是好課?那就是為什麼有學生認為去補習社更有用?」
「因着很多因素,如教師能力及學養,課程太深太多,學生聽不明白,但主動性強,考試誘因高,去補習社再學,考得更好成績是應該的。」
「那麼補習性的是更好的課?」
「不要混淆教學的兩個概念。可能補習名師信心強,自我感覺良好,講解時可一氣呵成,自問自答,是『教過了』,其實很多學校教師的功力有過之而無不及,當然亦有解說無方的例子,但都不是更好的課,因為不知道是否『學得到』?」
「剛剛不是說考得好成績嘛!」
「學得到不一定在測考中展示,考得好更要靠學生的勤奮,還要考慮學什麼與考什麼是否吻合的問題;不過,學得到與考得好有很高的相關。而且補習社可能提供很多考試技巧,如何避重就輕,估考題之類,又可以說完就算;學校教師要承擔較多方面的教育責任,亦要照顧學習上的差異。」
「可否說清楚,什麼是一堂更好更好的課?」
「可以。學習內容是要理解的,如何用例子,圖片、影象、用層遞式問答解說清楚,使學生明白、學得到,是最基礎的;如果找到活生生例子,又可提升動機的解難問題,以讓學生主動探究,當然更好;最後學生都能自發在學習問題上尋根柢,就難得了。以上最適合數、理、經濟等科目。」
「所以,『自主學習』就是好課?」
「不懂答了。重温四個概念:教得好,學得到,學得夠,能展示。」
2015.1.29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