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更好的課

星期四在本欄寫了一篇三十年前的《一堂好課》,引來下列對話。

「是否認為只要備足資料,內容講解清晰,有問有答,就是好課?」

「對,如果教學目標只是理解知識內容,而學生既專心,又投入學習中。不過在『食水供應』的一課,依供應流程,有系统的平鋪直敍,與由發現水喉沒水這個生活問題開始學習,哪種方法較好?」

「哪還用問?當然是由生活問題出發更有效,要令學生『好奇』,就可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培育其探究能力。」

「說得好,如果教學安排既令學生感到好奇,又能達到學習目標,是一堂更好的課。留意你上句的『有效』二字,我只會用『吸引』,有效與否要與目標掛鈎。」

「無論如何,都是一種探究,與現在所提倡的學習理念接近。」

「試舉一例:把教學方法改為分組探究『水喉沒水的原因』,花相當多時間各組得出:水喉壞了、水箱塞了、沒下雨等等理由,怎算?」

「這也無妨,學生都投入討論,都肯探究。」

「不對。這就是學習為了什麼,有否含金量的問題。『投入討論』與『探究能力』都不具體,要看輸入什麼資料及問題作討論,或要老師總結,把學生的答案套入『食水供應』的框架內。」

「不是說『新』學習理念都是以學生為中心,發展其二十一世紀的高階能力嗎?你太落後了,難怪用的是三十年前的例子。」

「最好是到學校,看看『今天』的大部份課堂,與三十年前比較,是學什麼?考什麼?用什麼方法?怎樣才達到學習目標?在這些基礎上就可談一堂更好的課。」
2015.1.25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