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的反思

長期從事教師培育及到學校作專業支援工作,每年都有機會進行二、三十場的講座,常自忖,這些聽講形式的知識傳輸,有什麼作用?


凡是單向講授,知識內容要恰當、有較系统的處理鋪排、生動有效的表達,包括清𥇦講解能力,輔以視訊效果,添點幽默風趣,引述名人隽語,說過有啟發性故事,評價都不會差。


隨着教師年年都被發展,亦應有由量變到質變,不是滿足要參加了多少個小時培訓課程的政策要求,也不是只被啟發而不付諸行動,而是要不斷反思,如所把所聽、所感,應用於自己的教學上。


教師要反思(reflective),其實是一個老掉了牙的概念,早於一九三零年代,教育家杜威已提出教學上的常規(routine)行為與反思行為,前者為教學習慣及應對政策期望,後者強調自我評價及發展(self-appraisal)


學者Van Mansen 更把教師反思分為三個層次:


1.      技術性(technical)反思:把所學的知識以行動研究方式在教學上應用,以辨析是否可行有效。例:翻轉課堂如何鋪排如應用才有效果?


2.      實踐性(practical)反思:教師的思域較闊,考慮所收知識在理論和實踐的關係,在落實中是否符合學生能力及學校教育目標。例:自主學習應如何推行?


3.      批判性(critical)反思:教師關注課堂以外的種種問題如何影響教學、學習的公平性問題。例:弱勢社群、少數族裔、跨境學童的學習劣勢。

 

 2020.7.23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