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領導的反思

上兩星期寫的小文<教師的反思>,其中一個層次是技術性反思,即把所學的知識以行動研究方式在教學上應用,以證其效果,有顯證就可廣泛應用。從學理上說,是很合理,且非常具說服力;但在實際教學情況上,多種學習因素在相互影響、互為補足或排斥下,應用那種策略,就並不是從研究成果中照做照搬。

常被引述的學者Hattie, 在其整理數以萬計的相關研究的著作visible learning,用效應值(effect size )排列近千個學習因素的優次,應被看成是校內教學領導的堅實參考知識,而不是抽出效應值最高的一、兩個,在所有學科,要求全級全校跟着做。


例如「回饋」(feedback)有極高效應值,但什麼是回饋呢?


當深入閱讀每一個小研究,就會知道各有不用的定義、形式、學習情境;要結合良好的師生關係、或恰當的知識類別及系統性等等,才有最大效果。


因此,作為校內教學領導,帶領同事備好課,就不應是照搬一套教學法,或提供一個框架、一列指引,而是在討論過程中回歸基本,不斷提問。


學生水平知何,能否吞得下這些內容、要求?重點是掌握知識還是培育能力?知識的難點在那裏、用什麼例子澄清?能力要透過不斷練習嗎,如何練得更起勁、有趣味?輸入的學材是否恰當、有否結合生活體驗?如何適時得知學習成果,何時提供回饋?

 

2020.8.06 原文刊於明報副刊<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