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說了一個學習的經驗:在中學生物科學「變形蟲」,他花了幾晚時間,不斷畫,直至畫到與刊印在教科書上的一樣,並能蓋上課本,默畫出一個分釐不差的變形蟲,因為考試會考。
他說現在回想起來,很可笑,變形蟲就是會變形嘛,為什麼要畫到與課本一模一樣。
這例子涉及兩個問題:一是學生知道應學什麼嗎?慣於接受,被灌輸知識的「乖」學生,尤其是在小學階段,只是摹彷、強記,學業上的成功元素是專注而勤力,學具體知識如「形狀、特性」等有標準化的答案,也就較有把握取得好成績,對在什麼情境變化下,「功能」如何改變和應用等較深層次的探究也就不甚了了;「乖」、「好」學生的學習習慣一養成,花於畫變形蟲的時間比深入理解其屬性更多。此亦解釋了學而不得其法,勞而無功的學生是如何困惑。
二是教學上的問題:把知識介紹及灌輸是最簡單的,如某類花有多少塊花瓣?甚麼是光合作用?文體分多少種?記敍文有什麽形式等等?但要求學生真正理解和應用概念,到能把能力知識恰當運用,就要靠老師的教學專業知識了。可惜,在很多考試上,都服膺於所謂「標準」、「共同」、「公平」的單一填充、答題式答案,以方便比較,不會讓學生解釋其非單一答案,更不會在考卷上,設計較多情境以引導學生多思考,接受多答案。
常檢視學生所做的習作、課業、工作紙,以至考卷等,填充式憶記題目所佔百分比過份偏高,這種方便用家(user friendly)的習作,包括教師及學生,是需要有點改變。
2014.9.11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