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舊同事雀躍不已,被抽中,可參加乒乓球訓練班,急到文具店買塊最便宜的球拍,實現小時恨做,卻從沒做過的事。
一課之後,卻極為沮喪。原來參加訓練班的,都是熟人舊人,無論年紀,對打起來,虎虎生風,而她,卻只懂打「滴滴仔」。被廹與她打的都一臉不耐煩,更不願拾球,認為都是她打失的;教練也只敷衍三幾拍,卻遊說她要改買三百多元一塊的球拍。
她最躊躇的,是應否再上下一課?
「不要去了,阻住別人打,又要受人面色,又要花錢買球拍。」
「去,你有交學費,教練有責任分配一定的時間比例跟你打,又難得抽中。」
「拍類運動,差異太大,很難遷就,跟你打那個很沒趣,不耐煩也很正常。」
「那就不要說是訓練班,又沒註明水平,又沒前測,又沒基準,只寫一句球拍自備,這樣搞活動是不負責任,新參加者都被廹沒趣而走,你要堅持。」
這是一個很值得討論的學習差異例子。水平差異太大,就不是說用合作學習,強帶弱就可以,對強學生亦不公平。
如果我是教練,水平相若那一批繼續對打對練,打「滴滴仔」的先要埋枱,在板面上自己打十下,逐步增加,再對着牆打多少下,掌握手感、速度、彈力,才埋枱玩,也就是代學生制訂恰當可達目標。
在學校照顧學習差異,道理也是一樣。
2015.10.1 (原載明報〈教育心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