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行自主學習,仍是中、小學最熱切渴求的教師發展課題,續寫自主學習的實踐系列二。
在本欄627-632期,筆者在紛擾的自主學習中整理了三個取向,一個是學者Zimmerman為主的自我調適學習(self-regulated learning) ,在不同的學習階段,能建立學習習慣及目標,運用認知學習策略,到自我探索、反省和調適學習,以達期望目標。二是內地的自主學習,在課外依「導學案」完成大部份學習,在課堂分享、展示、總結、檢測。第三個取向是利用資訊科技,進行課堂錄影、或電子教學,學生能在課堂以外,主動找時間重温學習,及在課堂內外,快速而無障礙的溝通。
三個取向都有不同的目標,要推行自主學習時,學校最首要的是要討論想達到甚麼目標,更要多想一步;推行的終極目標是甚麼?
第一個取向的目標見第二段,不贅。嚴格來說,是個人調控學習的行為,不即時與測考成績扯上直接關係,但能反省、有策略學習的學生,學習成績自然好,但關就在認知策略是否應用得恰當,所謂反省反思是「思甚麼」?
內地式自主學習的終極目標其實與測考成績關係極大,大部份學生動機高,知道課堂以外的主動延長學習重要,才可以在測考中、在制度內出人頭地。
資訊科技日新月異,威力驚人,尤其是在全球資訊流通、商業全面滲透的情況下,教學電子化一定風化。如果電子教學的終極目標,是現今學校制度的學業及測考成績的提升,一切科技化的東西都只是工具(means) ,在推行這個取向的自主學習,就不是有多少部ipad、多少堂電子教學,而是學生的學業成績和教學的成本效益(cost effectiveness) 。
上述三種歸類,不是非此即彼,會交替夾叠。例如在課堂教學上,學生要做展示、做小老師、帶領討論,之前要預習,看錄影,讀文章;又或者不能抽空式做反思,要在學科知識的掌握過程中,得到啟發而主動尋根究柢,自我延續學習。
正因如此,推行自主學習就沒有成規,沒有指引,沒有框架,沒有方程式,對理論及實踐沒有深刻認識的教師,就無所適從。
其實不用徬徨,我們擅長的日常教學工作,都含有可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程度(即讓學生承擔多些學習責任,運用恰當的學習策略)的元素。所以除了上述的三個取向,又可從「課前、課中、課後」三個學習時段,找出自我學習元素,加以優化,但要有清晰的目標,知所為而為。例如你是中文科教師,以往都間中要求學生做「預習」,現在會否較有系统、較多元化、能配合認知策略、有具體目標的「預習」,教師朋友可參考636-640期的自主學習的實踐系列一。
又假如你是科學科教師,一直都有要求學生在「課中」、「課堂內」做「筆記」,都是你優於設計、類似考卷的工作紙,學生邊聽邊填(抄寫) 空格,現在可否考慮讓學生多思考各種變因(variables) 的關係,讓他們用自己熟悉的方法,各種表列圖象組織,方便理解及記憶。
要求學生做家課及温習,也是「課後」的自主學習,以往我們可能沒意識的在家課或温習上加入自主學習元素,都是練習或類似考題,識做就做,不懂就不懂,現在可否在設計時,估計學生的能力,及家課的難點,適當的加入小提示,讓學生可自我解決某些小難題,也是主動學習。
任何課堂外的延伸學習時間,對高動機的學生,都應有其學習效果,但要顧及學生生活、學習、活動的均衡性,不能過度傾斜;失去動機的學生,要用另一種方法,不應是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實踐系列二之一)
2015.10.05